【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國新辦發表《06年美國的人權紀錄》(全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08 13:59:21  



  七、關於侵犯別國人權 

  美國依仗其軍事優勢,粗暴侵犯別國主權,踐踏別國人權。 

  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3年多以來,大量伊拉克無辜平民慘遭殺戮。據《華盛頓郵報》2006年10月11日報道,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小組透過對伊拉克全國47個區進行調查走訪形成的報告認為,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造成了65.5萬伊拉克人死亡,平均每天死亡500人。(注86)2005年11月19日,在巴格達的哈迪塞鎮,一枚路邊炸彈炸死一名海軍陸戰隊士兵,美軍於是挨家挨戶搜查殺人,並對把手舉過頭頂的人開槍,殺害了24名手無寸鐵的無辜平民,其中一位坐在輪椅上的老人身中9槍,還有7名婦女和3歲幼童被殺。(注87)據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2006年3月26日報道,一個伊拉克家庭11口人於2006年3月15日全部死於美軍的槍口下,其中包括5個從半歲到5歲不等的嬰幼兒和4名婦女。2006年3月12日,4名美國士兵姦殺了一名年僅14歲的伊拉克少女並殺害了她的父母和5歲的妹妹。(注88)2006年5月31日,美軍在巴格達以北的一處觀察哨附近槍殺了兩名正在趕往醫院的伊拉克婦女,其中一名為即將臨盆的孕婦。另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006年6月5日報道,美國海軍陸戰隊把一名有殘疾的52歲的伊拉克人從家裏拖出並射殺,還在那人屍體旁邊放了一支AK-47突擊步槍,以造成他是恐怖分子的假像。2006年12月8日,美軍在巴格達附近的襲擊造成20人死亡,伊斯哈格的市長Amir Alwan稱,在他的村莊內的10名男子、4名婦女與10名兒童都被殺害。(注89)據美聯社報道,2006年5月9日,美軍在接近塔爾塔湖的薩拉赫丁省發動了代號為“穆雷目標” (Objective Murray)的軍事行動,其中有4名美軍士兵先後殺死伊拉克平民3人。而據參與此次行動的Girouard說,他們是奉命“殺害所有達到當兵年齡的男性,‘穆雷目標’的交戰規則(ROE)就是殺害所有達到當兵年齡的男性”。

  美國公然違反《日內瓦公約》,在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中系統地虐待囚犯的暴行早已臭名昭著。據法新社2006年2月21日報道,美國“人權第一”(Human Rights First)組織向英國廣播公司《新聞之夜》節目提供的一份報告顯示,從2002年8月至今,已有98名囚犯死於美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設立的監獄中。其中34人死於蓄意殺害,11人死亡原因可疑,8-12人被折磨致死。人權觀察2006年7月發佈報告說,駐伊拉克美軍仍對其羈押的嫌犯實施經常性的酷刑及其他非人道刑罰和折磨,包括拷打、痛苦折磨、長時間罰站和不讓睡覺、經受驟冷驟熱的摧殘等。審訊人員被上級告知,為了讓羈押犯開口,可以不遵守《日內瓦公約》。伊拉克CAMP NAMA中的羈押犯沒有按照國際公約在國際紅十字會登記,這些人被剝光衣服、嚴刑拷打。美軍還把囚犯當作射擊遊戲的活靶子。大赦國際2006年5月發表的報告表明,目前,在伊拉克仍有14000人在沒有被起訴或審訊的情況下被囚禁。2006年2月15日,澳大利亞特別節目廣播事業局(SBS)公佈了美軍在阿布格裏卜監獄的10多張照片和視頻剪輯,包括一名男子被割斷喉管;一名男子左前臂有燒傷和霰彈射中的痕跡;一間審訊室佈滿血跡;一名男子身上覆蓋著自己的糞便,顯然已精神失常。美國陸軍“刑事調查部”收集了2003年10月18日至12月30日記錄下來的1325張虐囚照片和93段虐囚錄影、546張伊拉克囚犯屍體照片等資料。(注90)據《紐約時報》2006年12月報道,一名叫Donald Vance的在伊拉克的美退伍海軍人員於4月被美軍誤抓,被關進巴格達的CAMP CROPPER拘留所。在被關押的97天中,他常常被蒙上眼睛,戴上手銬、腳鐐,嚴刑逼供,晚上牢房一直開著燈、高聲播放音樂,使其難以入睡。拘留所不允許拘押犯與外界通話或找律師申述案情。《紐約時報》披露了美軍一個高度機密的拘留中心虐囚的內幕,包括美軍精銳特種部隊6-26特遣隊將巴格達附近一座前薩達姆軍事基地改建成一個高度機密的拘留中心,並將原來一間酷刑室改建成名為“黑屋”的審訊室,在這個沒有窗戶、漆黑一片的房間裏,美軍用槍托毆打囚犯。 

  據英國《獨立報》報道,美軍設在關塔那摩的監獄關押了約460人,其中有幾十名少年,有的只有14歲。據估計,有超過60名被關押者被捕時未滿18歲,一名被單獨監禁7年的叫做穆罕默德•加拉尼的少年被控參與了“基地”組織1998年在倫敦的陰謀,但他當時只有12歲,2001年被捕時只有14歲。(注91)另據《華盛頓郵報》報道,2006年5月30日,關塔那摩基地監獄75名囚犯因美軍虐待而集體絕食。2006年6月10日,該監獄3名犯人用床單和衣服擰成繩索上吊自殺。(注92)這次自縊死亡的沙特籍囚犯本•沙曼的家人披露說,被運回的本•沙曼的屍體沒有大腦、心臟、肝臟和腎臟,其表兄認為,這些器官被取出,顯然是為了掩蓋死亡的真正原因。而另一名沙特籍死者的父親發現兒子的屍體上有很多挫傷痕跡,可能是被絞死,而非自殺。大赦國際發表聲明稱,自殺事件已經成為對正在惡化的美國人權紀錄的控訴。聯合國人權專家紛紛譴責美國無限期、無理由拘押眾多囚犯缺乏法律依據,其虐囚行為嚴重違反國際法和有關國際公約。 

  2006年10月17日生效的“軍事委員會法案”,允許對恐怖嫌犯使用更嚴厲的審訊手段。聯合國促進和保護人權及基本自由問題特別報告員Martin Scheinin 就該法案發表聲明稱,“軍事委員會法案”中的許多條款違反了《日內瓦公約》和《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中有關公正審判、外國人司法保護等一系列規定。(注93) 

  美國無視國際公認的人權準則,肆意踐踏別國主權和人權的行為受到聯合國以及全世界愛好和平和正義的國家和人民的一致譴責。2006年7月,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第87次會議對美國在海外嚴重侵犯人權的行為表示關切,該委員會對美國的安全政策、秘密拘捕並長時期任意秘密關押行為、殘忍虐囚、在反恐戰爭中未能遵守國際公約等表示關注並提出了審查意見。2006年6月14日,聯合國5名獨立人權問題特別報告員在日內瓦發表聯合聲明,再次呼籲美國立即關閉關塔那摩灣拘留中心。(注94) 

  美國打著“維護人權”的旗號公然違反人權的做法嚴重損害了美國的國際形象。2007年1月23日,英國廣播公司對外部公佈的一項對18個國家的約1.8萬人的民意調查顯示,大約73%的受訪者不贊成美國政府處理在伊拉克軍事行動的做法;49%的受訪者認為華盛頓在國際上主要扮演負面角色;認為美國在國際上主要發揮積極作用的人比上年下降7個百分點。加拿大全球輿論調查公司負責人道格•米勒說,雖然調查沒有直接說明原因,但是,對美國形象的負面看法主要源自美國對中東事務的干預以及美國所宣揚的價值觀和所作所為“言行不一”,比如在關塔那摩基地的虐囚行為。  
 
  發表《國別人權報告》對其他國家進行“點名羞辱”(name and shame),是上世紀下半葉美國政府適應冷戰的需要而實施的一項國際戰略,是冷戰思維的一種典型表現。這種利用人權問題干涉別國內政、製造國際對抗的做法,不僅違反主權平等、不干涉內政等公認的國際法準則,而且與國際社會要和平、謀發展、求合作的大勢所趨和人權領域主張對話、反對對抗的時代潮流完全背道而馳。美國將自己淩駕於其他國家之上,對自身存在的嚴重的人權問題諱疾忌醫,而對其他國家的人權狀況喋喋不休地進行口誅筆伐,充分暴露了其在人權問題上的雙重標準和霸權主義。我們敦促美國政府正視自身的人權問題,改正在人權問題上的錯誤做法,停止利用人權問題干涉別國內政的霸道行徑。

注釋: 

  (1) Bureau of Justice Statistics Criminal Victimization, in: http://www.ojp.usdoj.gov/bjs; 路透社華盛頓2006年6月12日電。 
  (2) FBI:Violent Crime up in 1st Half of’06. MSNBC.com, December 19, 2006. in: http://msnbc.msn.com/id/11497293. 
  (3) Startling New Stats Show Cross-Country Crime Spike. ABC News, October 12, 2006. 
  (4) City Effort Needs to Grow. Editorial, Philadelphia Inquirer, December 12, 2006. 
  (5) Crime Takes Hold of New Orleans. USA Today, December 1, 2006. 
  (6) Police Chiefs Cite Youths in Crime Rise, 
  Call for More Federal Funds. The Washington Post, 
  August 31, 2006. 
  (7) [美國]《華盛頓時報》2006年11月17日報道。 
  (8) Weekend Shootings Kill 5. The Chicago Tribune, May 22, 2006. 
  (9) [美國]《世界日報》轉載美聯社消息,2006年11月17日。 
  (10) 美國有線新聞網,2006年12月24日。 
  (11) Man Shoots 11, Killing 5 Girls, in Amish School. The New York Times, October 3, 2006. 
  (12) [美國]《芝加哥論壇報》2006年11月29日報道。 
  (13) 2 Ex-inmates Charge County Jail Beating. The Chicago Tribune, November 15, 2006. 
  (14) [美國]《洛杉磯時報》2006年11月17日報道。 
  (15) 美聯社2006年11月26日電。 
  (16) [美國]《洛杉磯時報》2006年12月8日報道。 
  (17) In Tiny Courts of N.Y., Abuses of Law and Power. The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25, 2006. 
  (18) 法新社華盛頓2006年9月4日電。 
  (19) U.S. Addiction to Incarceration Puts 2.3 Million in Prison. Human Rights Watch, December 1,2006. http://hrw.org/english/docs/2006/12/01/usdom14728.htm. 
  (20) 法新社華盛頓2006年11月30日電。 
  (21) [美國]《僑報》2006年10月4日報道,“獄滿為患現緊急狀態”。 
  (22) [美國]《華盛頓郵報》2007年1月17日報道,“報告說移民受到虐待”。 
  (23) Jeb Bush's Prison Torture. www.allhatnocattle.net, Feburary 13, 2006. 
  (24) [墨西哥]《萬象》月刊7月號。 
  (25) Rising Prison Problems Begin to Trickle into Society. USA Today, June 12, 2006. 
  (26) Prison Death: A National Shame. The Baltimore Sun, December 6, 2006. 
  (27) Pentagon surfing 5,000 jihadist web sites. MSNBC News Services. May 4, 2006. in: http://www.msnbc.msn.com/id/12634238. 
  (28) [美國]《今日美國報》2006年5月11日,“國家安全局有你的電話記錄”。 
  (29) State Dept. Accused of Screening Speakers. The Washington Post, November 2, 2006. 
  (30) http://www.eff.org/press/,2006年8月30日。 
  (31) Deep Pockets Carry the Day. Los Angeles Times, November 9, 2006. 
  (32) Parties Spend $225M on Target Races. The Baltimore Sun, November 6, 2006. 
  (33) Lobbyist admits to kickbacks, fraud. CNN, January 4, 2006. in: http://edition.cnn.com/2006/POLITICS/01/03/abramoff.plea/index.html. 
  (34) Poll: Washington Scandals Eating Away Public Trust. USA Today, December 12, 2006. 
  (35) $50 million in trip for Congress. Seattle Times, June 6, 2006. in: http://seattletimes.nwsource.com/html/nationworld/2003042150. 
  (36) Faked TV News: Wide Spread and Undisclosed. Center for Media and Democracy, April
  6, 2006; Bush “planted fake news stories on American TV”. The Independent, May 29, 2006. 
  (37) Secret Government or a Free Press? USA Today, June 22, 2006. 
  (38) Journalist jailed for refusing to give
  up tapes of protest. SFGate.com, August 1, 2006. 
  (39) Income Climbs, Poverty Stabilizes, Uninsured Rate Increases, Issued by U.S. Census Bureau on August 29, 2006. in: http://www.census.gov. 
  (40) Anxious Middle: Why Ordinary Americans
  Have Missed Out on the Benefits of Growth. Financial Times, November 2, 2006. 
  (41) U.S. Conference of Mayors-Sodexho, Inc. Release 2006 Hunger and Homelessness Survey, in: http://www.usmayors.org. 
  (42) [美國]《紐約時報》2006年10月11日報道。 
  (43) Taking the Next Step for the Homeless. 
  The Washington Post, November 19, 2006. 
  (44) 路透社紐約2006年12月27日電。 
  (45) Tackling Homelessness. The Baltimore Sun, November 20, 2006. 
  (46) Janis L. Magin, For 1000 or More Homeless in Hawaii, Beaches Are the Best Option. The New York Times, December 4, 2006. in: http://www.nytimes.com. 
  (47) Problems of Homelessness in Los Angeles and Its Environs Draws Renewed Calls for Attention. The New York Times, January 15, 2006. 
  (48) Finances of Social Security and Medicare Deteriorate. The New York Times, May 2, 2006. in: http://www.nytimes.com. 
  (49) Outsourcing health: Some employers, insurers send Americans abroad for surgery. Eagle-Tribune, November 27, 2006. in: http://www.eagletribune.com/lifestyle/. 
  (50) Persistent Race Disparities Found. The
  Washington Post, November14, 2006.
(51) Income Climbs, Poverty Stabilizes, Uninsured Rate Increases, Issued by U.S. Census Bureau on August 29, 2006. in: http://www.census.gov. 
  (52) 根據“民族意識全國理事會”(The National Council of La Raza)的拉丁裔倡議團體所做的研究。 
  (53) Homelessness Catches Families Even Amid Affluence. USA Today, December 22, 2006. 
  (54) Income Climbs, Poverty Stabilizes, Uninsured Rate Increases, Issued by U.S. Census Bureau on August 29, 2006. in: http://www.census.gov. 
  (55) Human rights committee, Eighty-seventh
  session, July 10-28 2006, Consideration of Reports Submitted by States Parties Under Article 40 of The Covenant Advance Unedited Version States
  of America. 
  (56) Jonathan Stempel, Sixteen plaintiffs join Merrill racial bias lawsuit, Reuters, November 7, 2006. in: http://today.reuters.com. 
  (57) 路透社2006年11月7日電。 
  (58) 多維新聞網,DWNEWS.COM, 2006年11月16日。 
  (59) Matthew Bigg, Ethnic economic gaps persist, U.S. census data show. Reuters, November 14, 2006. 
  (60) 據美國人口普查局2006年11月13日公佈的美國人口收入、教育水準統計資料。 
  (61) Leslie Miller, Imams stage airport 'pray-in' as protest, Associated Press, Nov 28, 2006. in: http://hosted.ap.org/dynamic/stories/. 
  (62) The State of Black America 2006, Issued by National Urban League on March 27, 2006. 
  in: http://www.nul.org. 
  (63) [美國]《華盛頓郵報》2006年3月9日,“艾滋病謎團的答案在監獄裏”。另據Prisoners in 2005, Issued by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November 30,2006, in: http://www.ojp.usdoj.gov/bjs。 
  (64) [阿根廷]《號角報》2006年5月22日,“拉美移民成為美國種族主義組織攻擊的新目標”。 
  (65) FBI Releases Its 2005 Statistics on Hate Crime, Issued by FBI on October 16, 2006. in:
  http://www.fbi.gov/ucr/ucr.htm. 
  (66) Women in Elective Office 2006, Issued by Center for American Women and Politics on December 2, 2006. in: http://www.cawp.rutgers.edu/index.html. 
  (67) U.S. Census Bureau. Income, Poverty, and Health Insurance Coverage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5. in: http://www.census.gov. 
  (68) Jonathan Stempel, Citigroup U.S. gender bias lawsuit expands, Reuters, November 29, 
  2006. in: http://today.reuters.com. 
  (69) Betsy Gotbaum and Nancy Rankin, The Other Mothers, The New York Times, May 14, 2006. in: http://www.nytimes.com. 
  (70) 美國司法部2006年11月公佈。 
  (71) Prisoners in 2005, Issued by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November 30, 2006. in: http://www.ojp.usdoj.gov/bjs. 
  (72) [美國]《僑報》2006年3月19日報道。 
  (73) http://www.census.gov. 
  (74) The Food Research and Action Center, Hunger in the U.S. in http://www.frac.org/html/hunger_in_the_us/poverty.html. 
  (75) [美國]《洛杉磯時報》2006年10月19日,洛杉磯郡兒童計劃委員會2006年年度報告。 
  (76) Health Insurance Coverage: 2005. Issued by U.S. Census Bureau on August 29, 2006. in: http://www.census.gov。 
  (77) Homelessness Catches Families Even Amid Affluence. USA Today,December 22, 2006. 
  (78) [美國]《世界》2006年10月31日,加州參議會交通及房屋委員會公佈的調查報告,“加州無家可歸兒童近十萬”。 
  (79) [墨西哥]《宇宙報》2006年4月10日,“失蹤兒童的悲劇”。 
  (80) The Number of Death Row Inmates Declined for Fifth Straight During 2005. Issued by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on December 10. 2006. in: http://www.ojp.usdoj.gov/bjs. 
  (81) Serious Violent Crime at School Continues to Fall.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December 3, 2006. in: http://www.ojp.usdoj.gov/bjs. 
  (82) [美國]《芝加哥論壇報》2006年11月14日報道。 
  (83) 《紐約時報》2006年11月14日報道。 
  (84) Jane Gross, Forensic Skills Seek to Uncover Elder Abuse, The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27, 2006. in: http://www.nytimes.com. 
  (85) Problems of Homelessness in Los Angeles and Its Environs Draws Renewed Calls for Attention. The New York Times, January 15, 2006. 
  (86) Study: War blamed for 655,000 Iraqi deaths.CNN, October 11, 2006. in: http://edition.cnn.com/2006/WORLD/meast/10/11/iraq.deaths/. 
  (87) BBC新聞,2006年11月19日,By David Loyn.http://news.bbc.co.uk;[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2006年6月4日。 
  (88) [英國]《獨立報》網站2006年8月7日。 
  (89) [美國]《華盛頓郵報》2006年12月9日報道。 
  (90) [英國]《衛報》,2006年2月16日。 
  (91) [英國]《獨立報》2006年5月28日,“關塔那摩的少年”。 
  (92) 美聯社2006年6月11日電。 
  (93) UN Expert on Human Rights and Counter Terrorism Concerned That Military Commissions Act is Now Law in United States. Press Release, United
  Nations, October 27, 2006. 
  (94) UN rights experts call for immediate closure of U.S. Guantanamo centre after suicides, UN News Center, June 14 2006. in: http://www.un.org/.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