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幾內亞灣建雷達站 力圖控制非洲油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2-13 14:50:57  


  美國海軍將在非洲幾內亞灣沿岸的聖多美及普林西比島(簡稱聖普)修建雷達網,並有設海軍基地的長遠打算。強大的美國海軍棲身於不起眼的小國,有重要的戰略考慮,就是力圖控制非洲最大的油源——幾內亞灣,以隨時切斷向中國供應石油的“非洲油路”。

   美要在聖普建雷達網和航母基地 

  12月7日,美國《海軍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盛頓時報》等媒體轉引路透社報道稱,美國駐聖普大使館當天發表聲明,美國海軍將在這個西非島國修建一個規模龐大的雷達網,以確保“美國重要石油供給區”的海上安全。 

  美國海軍的一個工作組已於12月初開始在聖普境內為雷達網選址。該雷達網項目總價高達1800萬美元,它將有助“鎖定判斷”聖普水域內的每艘船隻,大大加強美海軍對幾內亞灣的海上監控能力。 

  聖普當地媒體還報導說,有關美國海軍要在聖普修建海軍基地的外交談判,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之中。美國海軍在聖普的基地決非支援過往軍艦或者臨時停泊的過渡性駐地,而是“將具可停泊航空母艦規模”的永久性大型海軍基地。 

  自1985年聖普向美國派駐大使後,美國每年向聖普提供一定數量的援助,並隨之展開軍事合作項目。2005年5月,美國國防部援助聖普價值12萬美元的汽車、發電機、醫療器械等設備。同年7月,美國第六艦隊的一艘巡洋艦與聖普軍隊舉行了聯合軍演。 

  看中聖普的能源與地緣位置 

  按常理說,面積僅1001平方公里,總人口只有16萬,武裝部隊、員警加起來只有300多人,總參謀長軍銜只是上尉的西非小國,根本入不了美國人的法眼。但白宮和五角大樓卻將其視為美國全球戰略佈局中最重要的棋子之一,原因是聖普的能源分量在美國整體能源格局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1999年,美孚石油公司在聖普近海發現油田,蘊藏量約5億桶。然而,尼日利亞立即宣稱對油田所在地區擁有60%的控制權,而聖普只占40%,一旦美國和聖普擅自開採的話,尼日利亞不答應。在這種情況下,聖普的300軍力顯然無力抵抗作為地區強國的尼日利亞。美國想佔有聖普油田,保持該地區的軍事存在最為現實。 

  除了聖普的油田外,幾內亞灣也成為美國未來的油源之一,因為幾內亞灣包括了非洲最重要的產油國——安哥拉、尼日利亞、赤道幾內亞、剛果共和國、加蓬和喀麥隆。該地區所供石油占美國消耗原油總量的15%。隨著美國試圖減少對中東地區的原油進口依賴,美國從幾內亞灣進口原油的比重到2015年將增至25%。 

  聖普的地緣重要性也早為美國相中。今年年初,五角大樓著手組建非洲司令部。非洲的地緣戰略地位在美國國家利益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首先,五角大樓認為,非洲很容易成為“基地”等恐怖組織的盤踞地,會給美國帶來安全威脅。

  其次,美國有必要一步排擠英法等國在非洲的傳統勢力。

  第三,鑒於中國在非洲的影響力不斷增強,牽制中國也是美軍在非洲加強部署的重要因素。

  因此,組建新的非洲司令部成為當務之急。非洲司令部的駐地初步考慮正是聖普。這主要得益於聖普的地緣重要性,它位於西非的幾內亞灣,臨近石油蘊藏地,自然條件優越,且能避開非洲大陸的反美情緒。

  一旦美國在聖普紮下根,則軍事上可以控制非洲大陸,經濟上可以監控非洲資源與運輸通道;政治上能策動變革美國所不喜歡的政權。可謂是繼美國在夏威夷、關島、迪戈加西亞島之後,又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艦”。 

  大國能源戰略落子非洲 

  看到聖普能源與地緣戰略分量的,當然不只是美國,日本、歐盟都願意為其提供源源不斷的援助。它們都很早就意識到幾內亞灣的重要性,不斷強化對該地區產油國的外交攻勢。 

  中國與聖普目前尚沒有外交關係,但這並不妨礙中國與幾內亞灣地區國家的全面合作。除乍得及聖普外,幾內亞灣地區的國家均與中國有外交關係,且對華友好,為中國企業進入該地區提供了便利條件。安哥拉視中國為“可長期信賴的戰略合作夥伴”,喀麥隆等國政府也表示希望中國公司參與其陸上與海上油氣勘探和開發。而尼日利亞在這方面就更為積極,尼總統石油顧問達烏庫魯曾經表示,中國作為世界上主要的能源進口國,尼日利亞希望中國參與尼石油、天然氣開發,並稱,“中國需要很多的能源,所以,我們正在與他們探討油氣上游的投資開發合作。” 

  幾內亞灣地區國家對中國的積極態度,引起了不少國家的妒忌。英國《經濟學家》今年就曾報導:“大約600年前,明朝的航海家到達這個大陸的東海岸,帶回了一頭長頸鹿以滿足皇帝的好奇;今天,中國的船隻在同樣的航線定期航行,帶回了石油、鐵礦石和其他商品,以滿足一個龐大的經濟體發展的貪婪胃口。”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文章說得更過分,在一篇題為《崛起的中國與美國爭奪非洲資源》文章中稱:“中國在沿幾內亞海灣的非洲國家瘋狂暴飲這片大陸的石油。” 

  當然,媒體提及的不只是中國,美國在非洲的動作更是路人皆知。美國毫不掩飾地表示,非洲原油品質上乘、易精煉,探明石油儲量約為800億至1000億桶。美國各大石油公司計畫在未來的10年內在這一地區投資700~800億美元。 

  為保障美國在非洲的石油利益,今年上半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曾在西非島國佛得角境內,舉行代號為“堅定美洲豹-2006”的大規模軍事演習。這是北約軍隊第一次在非洲開展軍事活動。美軍在油輪經常過往的大西洋水域演習,成功演練了控制原油開採地區的海上和空中走廊、監視原油運輸路線的能力。 

  能源消費大國不應只有競爭 

  也有國際能源觀察家與分析家認為,能源是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但強力爭奪不是解決之道,對話與合作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紐約時報》說:“中國似乎在向非洲提供一種新東西,一種建立在互利基礎之上、不干涉盟國內部事務的平等夥伴之間的商業關係。”德國《經濟週刊》文章《紅星照耀非洲》,對中國的非洲戰略充滿了讚美之詞,文章說,在近來的非洲,少了聯合國士兵、美國的選舉觀察員和歐洲的發展援助人,多了中國的經理人、工程師、大商人和廚師。過去10年間,中國和非洲的貿易增長了20倍,達到350億美元,中國成為僅次於美國和法國的非洲第三大貿易夥伴。中國在非洲的經濟活動,為其開闢了一次“歷史性的絕無僅有的融入世界貿易和登上全球化富裕列車的機遇”。 

  事實上,中國與其他能源消費大國之間,也在進行著對話與合作的嘗試。今年11月下旬,美國智庫“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一個訪問團,在中國政府的安排下訪問了北京和上海,同中國官員就中非合作論壇的專案成果以及未來美中非合作的前景進行了廣泛交流。該中心的中國專案負責人貝慈表示,他們此行瞭解了中國推動中非新型戰略夥伴關係發展的政策措施,並就有關非洲的問題進行合作表示興趣。該訪問團成員、美國國防大學的副校長貝拉米表示,在中國期間同中國官員討論了美國同中國有關非洲議題方面的合作問題,雙方都有合作意願。 

  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7日也透露,中國、美國、日本、韓國和印度等五國能源部門高官,將于16日聚會北京參加一個有關能源的對話會,目的是加強世界主要能源消費國之間的對話與合作。秦剛說,會議主要議題是如何降低能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開發可替代能源,怎樣共同維護國際能源市場的穩定以及國際能源安全。秦剛稱,我們希望通過這一會議能夠促進有關國家之間在能源政策問題上的溝通,相互交流對國際能源局勢的看法。(中青線上-青年參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