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記者黑名單疑似“私設公堂”
http://www.CRNTT.com   2011-06-17 11:52:04


  建立記者黑名單的想法是可笑的,也是沒有法律依據的。公權部門的任何舉措都不能隨意而為,都要遵循法無授權不可為的原則。哪條法律授權衛生部擁有剝奪一名記者參與輿論監督的權力?我們找不出這樣的法律條款。不知道衛生部新聞宣傳中心主任毛群安能否找給大家看看?

  從某種角度看,衛生部建立記者黑名單的做法疑似“私設公堂”。如果一家媒體或一名記者如果確實存在問題,那麼有資格對媒體或者記者採取處罰的,也不是衛生部,而是相關部門比如新聞出版總署等。衛生部面對記者,只擁有有限的審核權,即明確採訪者是否是真記者,是否有記者證。如果沒有,衛生部可以拒絕,如果有,那麼“私設公堂”將國家正規記者納入黑名單,是不是法盲之舉?《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並沒有授權衛生部,可以在信息公開時選擇公開的對象,衛生部若這般自我擴權,後果是糟糕的。一來,會讓“公職人員不得拒絕採訪”的輿論監督條款形同虛設,換言之,若衛生部記者黑名單成功建立,意味著輿論監督不是得到了有效保障,而是受到了削弱,不是進步,而是退步。

  二來,有了黑名單,真的會讓中國食品工業發展走上“健康”道路?筆者以為,恰恰相反,“記者黑名單”的建立,只會讓無良的食品企業迎來“春天”。一個關鍵問題在於,“有意誤導人民”、“傳播錯誤信息”的標準是什麼?作為人民,我們到底哪裡“被誤導”了?衛生部對這些關鍵信息,都是語焉不詳。那麼,“有意誤導人民”會不會成了一個筐,什麼都可以往裡裝?進一步來說,也就意味著誰都能成為黑名單中的一員。不管是刻意也罷,還是誤傷也罷,這對於中國的食品工業發展,會是好事嗎?

  記者的曝光絕不是中國食品企業發展“不健康”的原因,遮醜無助於食品工業的進步,讓記者們戴著“腳鐐”來監督,最終只有一種可能——只有為中國食品業塗脂抹粉、為衛生部歌功頌德的“記者”才會生存下去。(時間:6月15日 來源:時代商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