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新聞發言人不該有“記者黑名單”這個詞
http://www.CRNTT.com   2011-06-17 11:53:27


  其實,如果不只是盯住“記者黑名單”這個刺眼的詞,而完整地看毛群安的講話,他的話是有一定道理的,初衷也不錯,是為了做食品安全包括食品添加劑科學傳播和大眾傳播。媒體報道對公眾心理影響非常大,不要由於媒體的疏忽,而給國家的食品工業發展造成一些負面的影響。

  媒體的假新聞,或者媒體因為不專業和為了炒作而誇大和誤解食品安全問題的報道,確實應該對如今公眾對食品安全的過度恐懼承擔一部分責任。比如這一次的西瓜膨大劑的誇張報道,還有以前關於紙餡包子的假新聞,加上一些對添加劑的不科學的理解,都對輿論形成了很大的誤導,讓公眾聞添加劑色變,其實這種“過度防衛”是不必要的。

  批評媒體報道沒錯,媒體不是不能批評,但一個刺眼的“黑名單”,就是對媒體責任的過度強調了。作為媒體人,我反感同行不專業的報道,但我更不贊成這樣在食品安全問題上過度苛求媒體的報道,好像如今的食品安全問題都是媒體報道出來的了。把問題歸咎於媒體報道,某些部門和官員似乎特別青睞這個邏輯,比如某地官員就把本地治安問題的惡化歸咎於媒體的報道,他說:雖然本地信息和媒體業為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但也造成一些治安問題被迅速擴大化。影響到了群眾的安全感。這種在治安上的邏輯,與在食品安全上的邏輯如出一轍。

  必須明確一個問題,首先因為我們食品安全確實存在比較大的問題,今天這個食品出問題,明天那個出醜聞,而且問題都比較嚴重,然後才有一些媒體報道的可能誇大。首先和關鍵還是要治理食品安全的問題,別把媒體拿出來當替罪羊。在這個問題上,我至今尚沒有看到衛生部門以這樣嚴厲的手段嚴懲過哪個出了問題的企業,沒對出過問題的企業建一個黑名單——首先倒建媒體和記者的黑名單了,這完全是在轉移矛盾、轉嫁矛盾和轉移話題。食品安全問題上,媒體至多只承擔非常次要的責任,衛生部門不去追究主要責任,為什麼對次要的責任這麼上火呢?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