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誰“綁架”了國內奶業標準?
http://www.CRNTT.com   2011-06-20 11:29:42


  上周,從一個牛奶行業內部的研討會上傳出一位業內人士的爆料,“我國現有的奶業標準全球最低,主要是因為被個別大企業綁架”。

  生乳當然不能直接飲用,在其加工過程中,以130多攝氏度高溫瞬間殺菌製作的牛奶稱為常溫奶,60攝氏度到85攝氏度低溫緩慢加熱殺菌的是巴氏奶。“巴氏奶”和“常溫奶”兩大陣營互不相讓,儘管巴氏奶是未來發展方向,但生乳細菌多自然需要高溫消毒,因此,以我國目前飼養、物流、儲存條件來看,常溫奶占主導地位是必然結果。

  代表巴氏奶的專家,炮轟中國乳業行業標準被個別大企業綁架,言之鑿鑿、擲地有聲,但到底是最低“牛奶”標準,還是最低“生乳”標準,還是需要講清楚。這則爆料是發自某“巴氏鮮奶發展論壇”,因此,聽上去也更像是“巴氏鮮奶”和“常溫奶”,不同乳業利益集團的爭鬥。

  上周,有參與制定牛奶新國標的專家這樣解釋,中國奶業標準的制定是由現有國情決定的,考慮到農民散養奶牛的環境現狀,按照2.95%國標來執行,許多牛奶都要倒掉。降低標準是因為“農業部做了大量的調研,從國情出發,照顧最大多數奶農的利益”。其實,把上述言辭翻譯成“白話”,其大意就是,我國目前70%以上生乳原奶都來自散戶小農,其中相當一部分原奶蛋白質含量達標有困難,菌落總數超標,按照以往高標準的要求,這些散戶只有兩個選擇,要麼把牛奶倒掉,要麼重新加工。現有標準偏低,某種程度上也是國情說了算的結果。對於這一點,批評者不可不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