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別讓乳業巨頭“綁架”消費者的健康權
http://www.CRNTT.com   2011-06-20 11:30:32


  在中國多個方面都能從技術上可以與世界接軌的當下,在奶類產品相關標準及推廣上卻與“世界水平”相差甚遠,且不說“三聚氰胺”、“皮革奶”等事件頻頻困擾中國奶製品業,從而讓其他國家奶製品在中國既漲了價又能受到青睞,就是在全球的奶品消費市場中風靡流傳了148年、工藝非常簡單的巴氏鮮奶,卻同樣與世界消費市場相差萬里:該類奶品在我國液態奶市場不足20%,而目前全球95%以上的國家中95%的消費都是這種產品。

  無數中國消費者還在為中國牛奶的質量安全擔憂的同時,居然又曝出另一問題,原來,日益富裕了的中國人,在終於能夠像發達國家人們一樣能夠喝得起牛奶因而導致這一市場突飛猛進時,卻又被媒體曝料得知,原來,我們喝的竟然與國外喝的“營養牛奶”原來不一樣,我們喝的絕大多數都是能存在半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罐頭牛奶”,既不新鮮,更沒啥營養。

  這決非是技術方面的原因。因為巴氏消毒的工藝非常簡單,設備也很少,更容易推廣和普及。更重要的是,幾乎壟斷國際市場的巴氏鮮奶,還很契合我們目前正在提倡的節能環保理念:巴氏鮮奶的包裝大多是玻璃瓶,可反覆利用多次,即使是紙盒包裝也可以重新利用;這種牛奶加工過程不需要高溫,生產過程更加節能。相比之下,占我國80%液態奶市場的“常溫奶”,絕大部分都要用內層是金屬膜的紙包裝,用後不能夠再利用,甚至其垃圾也不能降解。

  這一問題的原因在於中國消費者普遍缺乏喝奶常識,而種常識的缺失又歸結為這種“常識”早被國內幾家乳業巨頭利益和壟斷市場所需而大肆宣傳常溫奶的優點,混淆了常溫奶與鮮奶的區別。這使得國人的認識一直被中國乳業巨頭宣稱的“超高溫瞬時滅菌,安全可靠”等觀念所壟斷。但現在專家告訴我們,短時超高溫的滅菌乳在將致病菌消滅的同時,也將牛奶中最具營養價值的乳鈣焦化、蛋白質大量流失、維生素消殺殆盡,也就是說,這種儘管可以長時間保存的所謂的“牛奶”,其實營養已消失殆盡,根本不能與較溫和的殺菌溫度生產加工而成的巴氏鮮奶相提並論。儘管這種牛奶對保存環境有較高的要求,保質期在冷藏狀態下只有5-7天,銷售半徑較小,這給消費市場龐大的中國乳業巨頭提出了更大的市場挑戰,因此,他們才頻頻向消費者傳播“只有放在超市裡一箱箱賣的純牛奶”才是“好牛奶”的觀念。從國外來說,由於中國的常溫奶特殊的包裝材料,給國外的包裝業巨頭帶來了巨大的利潤,這才與國內幾家乳業巨頭聯手打擊我國巴氏鮮奶市場,造成巴氏鮮奶長久以來始終占據不了市場的情況。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