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高鐵不能變低鐵
http://www.CRNTT.com   2011-06-24 11:59:11


  最近在飛機上翻閱報紙,看到一位官員發表了一段講話,中心意思是說高鐵太快了!該官員認為,雖然京滬高鐵的設計時速是380公里,但建議現在搞成300公里,滬杭高鐵也要把速度放下來,總之不能太快。理由是什麼呢?該官員表述為照顧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如果高鐵降速是出於安全考慮,運行初期安全第一是完全有理由的。但如果是基於老百姓費用因素,那我就不好理解了,且不論降速與票價之間是否存在必然的、無法調節的因果關係,單從戰略角度來看就缺少長遠考慮了。中國發展過程中的短視雜音其實也不少見,早在1958年,江西省在南昌搞了一條八一大道,由於車不多,於是有人就說是勞民傷財,當時上級批示,考慮到以後,考慮到長遠。事實證明,現在看來八一大道不是太寬了,而是太窄了。

  為了解決一個現實問題而把一個行業的發展速度乃至一個行業的發展前景拖慢下來,顯然是得不償失的。我不清楚現在鐵道部具體是什麼想法,目前的解釋是民生考慮,但我寧可相信,高鐵如果降速,那是因為建設初期安全標準跟不上,因而需要試行一段時間再恢復到設計速度,這是出於穩妥的思路,而不是所謂顧及老百姓支付能力的戰略調整。以車輛、路軌、操作等配套技術降低為代價的成本降低,不簡簡單單是個降速問題,一旦與經濟發展脫軌或束縛了經濟的發展,所謂戰略調整的糾錯成本會更大。

  當下,高鐵票價過高、百姓負擔過重是一個現實的問題。但現在付不起錢不等於以後付不起錢,現階段的支付承受問題可以通過國家補貼降票價而非降速來解決。高鐵可以實行打折票價,就像現在經常出現的一二折機票,15年前航空業剛起步時,人們也曾對高昂的飛機票價望而卻步。目前來看4萬億投資中最有實效的就是高鐵,現階段高鐵票折價所造成的盈虧差額即使通過財政補貼的方式也可以視為國家的另一種投資,這是一種長遠戰略思路的成本付出,必要也值得。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