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有必要消解間接稅的“迷魂”作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01 13:47:13  


中國商品中所含的稅比任何一個發達國家都高
  近日,有中國學者對比中美的物價發現,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售價比國內同類商品便宜50%。學者認為中國的增值稅、消費稅和營業稅等流轉稅導致物價居高不下,中國商品中所含的稅比任何一個發達國家都高:是美國的4.17倍,是日本的3.76倍,是歐盟15國的2.33倍。

  這條新聞理應一棒喝醒許多人,說起來,相比於如此繁瑣沉重的間接稅,3000元個稅起徵只能是“小巫見大巫”。但如此糾結於“基本生活費用不徵稅”的同時,許多消費者恐怕對納稅情況還是一無所知。而一個連納稅多少都不知道的消費者,往往會專注於明碼標價的個人所得稅,而忽略高物價裡的“隱性成本”。

  只有在中美物價真切對比的痛感之下,人們才想知道,我們承擔的物價究竟是“神馬”情況。對此,不免要破除某些宏觀線條的主流觀點:比如通脹嚴峻,購買力下降等等……而實際上,反覆宣傳這些抽象知識,反而是一種消費者意識的麻痹。錢究竟花到哪裡了,最好用案例和數字來表述——比如,不久前一條“17%的饅頭稅”讓人大吃一驚,而每升8元的成品油中你就得納稅3.4元。

  從這些角度,我很同意一些專家的看法:“國內商品價格被推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於,藏在商品裡由消費者買單的額外交易成本。”這些額外的交易成本,就是不為消費者察覺的間接稅。顯然,相比於國外在商品包裝袋上對增值稅明碼標價,國內將間接稅隱藏在商品價格裡,自然會營造出“沒納稅”的幻覺;二來,由於間接稅不透明、名目繁多,從中會衍生出各種漁利的空間。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