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泰國五年動蕩後回到“原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06 14:54:07  


7月4日,泰國候任總理人選英拉(中)在曼穀出席新聞發布會。當日,贏得泰國國會下議院選舉的為泰黨宣布與4個政黨組建執政聯盟,為組建新政府做准備。
  他信的妹妹英拉在泰國大選中勝出,泰國政治似乎又回到5年前他信執政時的“原點”。這5年泰國經歷了“紅衫軍”和“黃衫軍”的激烈對抗,社會撕裂嚴重,泰國經濟在下坡路上滑得更遠了。收獲是泰國社會大體測出了該國民主的現實質量:反民主在該國走不通,但民主必須做國王和軍隊的朋友。

  但泰國在進步,對“原點”的回歸大概是“螺旋上升”式的。其實全世界大多數國家的民主都在進步,但這些進步的性價比和對人民福利的有效性也不能不看。東南亞多數國家都是民主和舊制度權威錯綜交替的“亞民主”地區,現在看來這種體制的社會成本相當高,人們理想中的民主時代遠未到來。

  亞洲學習西方民主體制最成功的國家是日本和韓國。日本沒在民主體制上反覆折騰,跟它接受了一個淩駕於本國政治之上的權威———美國的軍事占領有關。日本戰後的政治起步,不僅是美國編寫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美軍強制執行的。韓國的情況略有不同,但韓國對美國的政治附庸地位也是明顯的。

  日韓都是“小國”,地緣政治給它們帶來的“幸運”,東南亞國家很難複制。日韓抵近冷戰時的蘇聯,東南亞則相對“偏僻”多了。台灣的幸運與日韓有類似之處,它在美國戰略版圖上,曾是對抗紅色中國的前哨。

  民主的建立和威權社會向民主的轉型都需要成本,歐美國家當年把這些成本大多轉移到了窮國,西方民主大框架確立的時代,恰恰是亞非拉國家最黑暗的時期。日、韓和台灣的民主演進和準備過程,得到了美國經濟的扶持。物質不高度豐富的社會引入西方式民主,它們所面臨的社會利益拼殺,比發達國家要激烈得多。能駕馭這種拼殺是很不容易的事情,目前看來失敗的比成功的要多。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