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京滬高鐵應急能力不及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13 14:32:50  


7月12日15時,大量准備乘車的旅客滯留京滬高鐵蚌埠南站。因高鐵蚌埠南站與蚌埠火車站相距較遠,且交通不便,部分想換乘的旅客進退兩難。
  前天下午,山東境內一場突如其來的雷暴雨,毫無遮掩地暴露出高鐵這一當下最新潮的交通客運工具的脆弱面。

  雷暴雨導致京滬高鐵部分下行線列車被迫停運或滯留,共有19趟下行列車晚點,終點站至上海虹橋的晚點列車達12趟之多,其中G151次列車晚點長達近3小時。

  公交化運行的高鐵是城際交通體系至城市公交運營體系中環環相扣的其中一環,只消某一環節出現問題,隨之而來的就是連鎖反應。至昨日凌晨,僅上海一地,儘管有關方面臨時安排加班列車疏散到站乘客,仍有大量急於回家的旅客為此吃足了苦頭。

  渾身上下皆由高科技包裹的京滬高鐵居然如此脆弱不堪,讓行程受耽誤的乘客氣不打一處來,也讓社會輿論深感難以理喻。

  自兩年前武廣高鐵開通運營,“被高鐵”及對高鐵安全性的擔憂,一直是民間兩個主要糾結點。客觀說,這其中的確夾帶著某些欠理性成分,但運營才10天的京滬高鐵在一場雷暴雨面前的尷尬表現,無疑驗證了社會輿論對高鐵的擔憂絕非無中生有。

  此時此刻,高鐵運營方最該做出的交代,是對事故的“技術或設備原因”如實公布。然而,至昨晚寫作本文時,人們仍未看到運營方對事故清晰透明深入的交代。關於事故直接原因的信息發布,依然停留在“此次事故主要由雷雨天氣導致的接觸網故障所致”之含混不清的表述。眾所周知,雷暴雨只是外患,技術或設備遭受雷暴雨突襲所暴露的問題抑或缺陷,才是事關高鐵安全運營的最大內憂。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