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飈淚“飈”不來“達芬奇”的明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15 20:25:28  


  國人向來慈悲為懷、善心有加,一旦遇到個“誰的眼淚在飛”,經常扛不住“心有戚戚”,道一聲“原諒”罷了。但總起來說,底線還是有的,一來對方的飈淚要“誠意很深”,是非對錯、來龍去脈要條分縷析、娓娓道來。二來,假如自身有錯,要有“責任擔當”、“真心悔過”,是停止銷售、緊急召回,還是全力補救、道歉賠償,定要有個說法。

  但從目前達芬奇總經理潘莊秀華的“眼淚橫飛”中,似乎很難看到這兩層意思。據說,其是在回憶創業史時才“聲淚俱下”的,不到一小時的新聞發布會光是“梨花帶雨”的時間就長達20多分鐘。恕筆者直言,這類伎倆用於閨蜜私談、商家私交場合或能奏效,但用在大庭廣眾之下的新聞發布會上,意欲博得眾人同情,便成了妄想。

  道理很簡單,召開新聞發布會就是要“解疑答惑”的,但縱觀整個情況介紹會,當事方並沒有給媒體安排採訪環節,亦未對央視所曝光的內容進行回應。對天價家具實為國內製造的真相未給出合理解釋。

  在視新聞媒體若無物、視消費者為空氣的語境下,即便當事者泣不成聲地把創業史描繪得再艱難、再不易,又能博得眾人幾分同情?其實,發布會成了“達芬奇”CEO哭訴創業經歷的“演講專場”,非但讓公眾聽不到任何誠意,反而有轉移話題、欲蓋彌彰、逃避責任之嫌,讓眾人徒增憤懣與不安。因為達芬奇家具縱橫江湖多年,消費者吃虧上當者可謂無數,但從7月10日達芬奇家具的“密碼”被央視曝光後,該公司先是堅稱產品是原裝進口,而非國產,拒絕退貨。

  飈淚“飈”不來“達芬奇”的明天,指望“梨花帶雨”的橋段來拯救企業無異於痴人說夢。企業要發展,要打破“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的質疑,固然需要監管部門好好做番功課,把那些混淆視聽、渾水摸魚的假洋鬼子鼓搗清楚——更要緊的,還是企業要廓清道德文化中的畸形因子,把那些陳芝麻爛穀子的“習慣”好好地扭一扭、轉一轉,多流些道德、誠信的血液,少一些對消費者的漠然、對私欲的狂熱、對責任的輕佻。(時間:7月15日 來源:中山商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