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倪萍當選“共和國脊梁”背後的文化商業忽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18 12:55:51  


倪萍獲評“共和國脊梁”功勛人物稱號。
  倪萍獲評“共和國脊梁”功勛人物稱號。倪萍表示,“共和國脊梁”活動沒有收任何費用。日前,有網友曝“中華脊梁”評選候選人只需繳納9800元。主辦方表示,“共和國脊梁”與“中華脊梁”評選活動有一個共同的主辦方,但是不清楚兩者的區別。而“中華脊梁”背後的“劉學文模式”已經在網上廣為流傳了。(7月17日《新京報》)

  所謂“劉學文模式”和現在很多的評獎一樣,比如,一個名為 “感動中國”的山寨頒獎——先掛靠上“中國發展研究院”等主辦單位,再由承辦單位“時代功勛信息技術研究院”做假殼,真身是“中國品牌管理科學研究院”。再在評選中列出一大串名人,諸如姚明、錢學森、楊利偉、袁隆平等,給客戶的感覺就是“我也能像姚明那樣感動中國”。最後,再把軟文發到大大小小的媒體上,也就算大功告成了,然後等著客戶送上門來的不菲費用。此外,諸如“編撰國家大典”“世界名人錄”“中國XX科學院收錄”“專利成果轉化”等騙局數不勝數。

  筆者突然想起了唐駿之前說過的“名言”:“如果所有人都被你欺騙到了,就是一種能力,就是成功的標誌”,然後“我的成功可以複制”。這些遍地都是的評獎活動,就成了驗證唐駿“名言”最好案例。

  事實上,倪萍在其中只是一顆被利用而不自知的棋子而已,利用了她的社會知名度,促成各類頒獎的吸金能力。因此,筆者更想透過此事,揭示當前那種忽悠盛行的各種社會現象。在當前的很多文化界與商業領域,基本上很多人都是靠忽悠的,都是那種 “白手起家”的,空手套白狼,做的是無本卻萬利的生意,而這裡面就深刻地體現出了我們當下這個浮躁功利的文化與商業圈裡的最基本畸形特征。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