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什麼樣的“催熟劑”才能催熟監管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0 13:34:23  


7月18日,長沙市開福區荷花池農貿市場內,看起來紅通通的西紅柿,捏起來是硬的,看相非常好。
  催熟劑不是一個新鮮話題。從最初的生產新技術,到如今“誰家大棚不用這個?幾乎是100%用”的漫長歷程,關於催熟劑的話題就從來沒有消停過。有害說、無害說、外國也用說、應當取締說、安全使用說、不幹不淨吃了沒病說等,聽得人耳朵都起繭了,但催熟劑產業、使用催熟劑的果蔬生產者,則對於眾說紛紜無動於衷,也在不斷發展壯大之餘,顯示出了“走自己的路,讓人家去說吧”的超然風度。

  夾在其中貌似比較尷尬的恐怕仍是監管部門。聯繫到眼下關於催熟劑監管現狀,就不乏專家直陳監管困境的存在:催熟劑的使用標準不健全,相關監管部門很難也很少去監控菜農是否規範使用這玩意,“催熟蔬菜”是否安全本身一直是一大“謎團”。既無法確定相關催熟劑產品的安全性能,又無法做好此類藥物實際使用的檢測和控制,相關部門一再坦承監管沒有辦法或者“不關我的事”,到底傳遞出了什麼信號呢?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催熟劑在大量地催熟著果蔬,但相關部門的監管水平卻越來越顯得不成熟。比催熟劑廣泛使用更可怕的是,相關部門幹脆破罐子破摔,面對泛濫的催熟劑舉手投降、放棄監管。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