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非得“催熟劑”成“催命劑”才重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0 14:12:49  


  外表紅彤彤的西紅柿,捏起來硬邦邦的,吃起來像是沒長熟;黃瓜通身碧綠帶刺,“身板”筆直,頂上還有一朵小黃花……這些外表誘人但似乎有些“異常”的蔬菜,不少是在還沒有成熟時被抹上“催熟劑”提前上市,進入百姓餐桌的。令人擔憂的是,催熟劑是否可以隨意使用,到底有沒有害,有關部門竟給不出明確說法。(據7月18日《廣州日報》)

  “乙烯利”、“綠直靈”以及之前曝出的“膨大劑”,均屬於植物生長調節劑範疇。這些不能稱之為農藥,亦不能歸於化肥行列的“藥”,在山東、安徽、江蘇等多省市普遍使用,顯然不是一天兩天的時間了。也不能說相關部門完全沒有給這些“藥”以說法。比如,7月5日,農業部農藥檢定所相關負責人對我國個別地方出現的“膨大劑西瓜炸裂事件”作正式回應時就稱“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毒性和殘留量非常低,只要按照批准使用方法使用,不會出現安全事故。”

  然而,農業部看似正式和權威的回應,卻得不到公眾的理解,無法平息大家對植物生長調節劑的質疑。這其中道理非常簡單,西瓜等水果也好,黃瓜等蔬菜也罷,其種植過程中,除了必要的肥料和水份保障,有必要使用這“劑”那“劑”嗎?水果和蔬菜自然熟,以本質的、原生態的面目與消費者見面,到底有多難?

  植物生長調節劑在國內很多省份被廣泛運用甚至濫用,存在著兩個明顯的原因:一是利益驅使以及利益驅使背後嚴重的生產、經濟、社會、民族發展短視。“西瓜膨大劑”濫用,無非是為了增產增收;而西紅柿與黃瓜被抹上“乙烯利”、“綠直靈”,無非是“1畝地可多賺3000元”的利益驅動。這不由得讓我們想起了,日本一家企業在山東萊陽租地1500多畝,種地、養牛,不打農藥,不用化肥的事情。日企的這種被我們視為“笑柄”的行為,其實背後隱含著極大的責任心和凝聚力。

  二是相關管理部門態度曖昧。“催熟劑”“膨大劑”等說到底,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化學制劑,儘管相關專家甚至農業部都表態說“適量使用無害”“殘留非常低”;儘管這些說法也都可能是事實。但小農意識尚存的菜農、果農,能很聽話地“適量使用”嗎,如果可以,何以又有西瓜爆裂的怪事?“殘留非常低”是不是就可以忽略不計了,難道我們非得“催熟劑”吃一點、“膨大劑”吃一點、“瘦肉精”吃一點、“三聚氰胺”吃一點……做一個快樂的“溫水青蛙”,讓有毒有害物質,在我們的身體裡凝結,在我們的下一代身上繼承?給“乙烯利”、“綠直靈”等一個說法,莫讓這些“催熟劑”成了“催命劑”,損害了國人健康,危及了民族未來,才想起要重視。(時間:7月20日 來源:新華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