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動車溫州追尾,直面公眾質疑切勿自說自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5 13:11:59  


圖為事故現場(7月24日攝)。7月23日晚,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車與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車在浙江溫州境內發生追尾事故。
  此次浙江溫州境內動車追尾事故的處理,除了必須在第一時間內搶救傷員,盡早開通鐵路之外,與之並行不悖的還在於及時應對混雜著焦慮和疑惑情緒的公眾。在信息社會的條件下,所有人都開始介入事故本身,這也意味著政府必須向所有關注此事的人做出交待。通過召開新聞發布會、開通微博賬號等形式及時發布消息,澄清事故發生原因,公布事故處理進展,這樣既可以為事故的直接相關人提供必要的信息幫助,也可以更好地消除公眾的猜忌、疑慮和擔憂。但到目前為止,相關部門在應對民眾方面顯然還是太過遲滯。

  在最受人矚目的事故發生原因上,目前鐵道部或者官方媒體給出的結論主要是指當晚雷電擊中D3115次列車之後,該車通信系統隨即失靈,導致無法發出列車狀況的信息,從而引發了調度上的失控。這樣的答案儘管未必是最終的調查結論,但在幾十條消失的生命面前,我們不禁會追問:為何雷電擊中就會導致停電,且通信系統一失靈,就一定會發生追尾事故嗎?一般來說,每兩列動車之間有7000-8000米的“閉塞分區”,後面的車為何沒有收到前方列車停車的信號?此外,號稱高精科技的由我國自主研發的動車控制系統為何如此不堪一擊?種種疑問徘徊在每個關注者的心中,也叩問著鐵道部這扇緊閉的大門。即使是在昨日深夜的新聞發布會上,王勇平的回答依然沒有新的解釋,讓人不解。

  再者,事故發生之後,有人指出有七八輛挖土機在墜落的幾節動車車廂旁挖了幾個大坑,對車廂進行破拆和碾軋,然後將其推入坑中進行現場掩埋。面對這一指責,儘管中鐵三局回應挖坑並不是為了掩埋拆卸車廂,而是在為接下來進行的吊卸做準備。而鐵道部發言人王勇平,針對記者提問車體為何被掩埋時回答:事故現場有池塘,車頭埋在裡面是為了盡快填滿池塘(據新華網浙江頻道報道)。如果連現場都沒有得到基本的保護,那麼怎麼可能得出確切的調查結論。進一步推論,全力搶修道路固然重要,但必須要付出破壞現場的代價嗎?對於這類普遍的存疑,鐵道部門也必須及時給出令人信服的回應。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