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舟曲違規水電站 莫成下一個“死亡之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05 14:44:37  


2010年8月8日,救援人員在舟曲泥石流現場進行搜救。
  甘肅舟曲的出名,緣於2010年8月的一場舉國驚慟的特大泥石流,這場泥石流,造成1471人死亡,294人失蹤,2500多人受傷,整個舟曲縣城幾乎被完全摧毀。

  事後,對於舟曲泥石流形成的原因,地質專家們從不同的角度曾經做過深入的分析,大家普遍認為,長期以來,舟曲所在的白龍江流域植被生態破壞嚴重,濫建濫采等現象的存在,無疑是泥石流爆發的主要誘因。曾經遍布原始森林,山清水秀的白龍江流域,由於原始森林基本被砍伐一空,導致地質生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而為泥石流等重大地質災害的發生醞釀了條件,事實上,在2008年特大泥石流災害發生之前,每年一些小的泥石流已經在昭示風險,許多專家不斷預警,然而,人類對白龍江流域的開發和植被的采伐卻從未停止,直至發生慘禍。從這個層面而言,舟曲特大泥石流,看似天災,實為人禍。

  那場慘禍過去還不足一年時間,中央和甘肅投巨資重建的舟曲似乎並沒有吸取一年前那場慘烈災害的教訓——據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經濟半小時》報道,舟曲正在加快上馬水電站項目,目前全縣審批立項的水電站已經有68家,而只有一家通過了安全評估並備案,至於68家是否通過了環境評估,當地的環保部門語焉不詳。而再看舟曲所在的整個白龍江流域,水電站項目已經超過了1000座。

  按照地質專家的說法,舟曲所在的白龍江流域,地形複雜,地形上的急變和反差以及氣候條件等因素,使包括白龍江流域在內的西部地區水能資源豐富,但同時,正是因為地殼結構和地質構造的極不穩定,水電開發不僅要破壞很多的植被,而且由於對地質構造的改變,引發泥石流等高地質災害的風險大大增加。去年發生的特大泥石流,和當地大建水電站有很大的關係。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