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不要命”地上馬小水電,切勿重演舟曲之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05 14:47:06  


舟曲泥石流現場
  一年前,發生在舟曲的泥石流,瞬間吞噬近1800條生命。今天,這片寫下全國人民哀思的土地,再次因水流困局讓人憂慮:全縣審批立項的水電站已有68家,只有一家通過安評,而整個白龍江流域水電站項目超1000座。

  舟曲災難後的有效救援、全國哀悼稀釋了對泥石流成因的追問。當地形、地震、乾旱、暴雨,“全面”囊括了泥石流發生的地質因素,是否也需更深切地追問,到底是什麼使得舟曲之災難以避免?在某種程度上,“無證上馬的小水電”可說是一個遲到的答案。

  按地質學家的說法,當地地殼結構和地質構造不穩定,水電開發可能帶來泥石流等高地質災害的風險。根據當地居民的感受,建電站破壞山林,使樹木難以成活。記者的鏡頭更加觸目驚心:水壩蓄水使地基沉陷、房屋開裂。瞬間的山崩川塞是自然與人的雙重悲劇,這種日積月累的破壞,可謂悲劇背後沉重的景深。

  《舟曲縣志》載,這裡曾“萬山皆翠”,森林覆蓋率達44.7%。而現在,白龍江流域已沒有多少樹木可砍伐。雖然生態恢復的“造血工程”已開始10年,但脆弱的生態系統難以在短期內重建,水土流失面積占全縣面積的42%。

  更重要的是,雖然林木覆蓋率等指標已引起重視,但類似小水電這樣的破壞仍被忽視。“不要命”地上馬小水電背後,更有地方經濟極端的發展衝動和領導幹部短視的政績訴求。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