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勾兌醋”何以大行其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09 16:14:50  


  繼味千拉面被曝出用濃縮液勾兌湯底、肯德基用豆漿粉調制醇豆漿之後,近日,原山西醋產業協會副會長王建忠向媒體爆料,市面上的山西老陳醋95%都是勾兌醋。“用於勾兌的醋精本身不含營養成分,勾兌比例掌握不好的話,還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有專家指出,餐飲業用濃縮液調制可樂、用果珍固體粉末調制果汁等已成為行業潛規則。這些消息讓絕大多數消費者感到震驚。

  此後,山西省醋產業協會發布聲明,稱“正規食醋企業所生產的陳醋全部是純糧釀造”。但這個聲明並不能打消消費者的擔憂,因為王建忠說的是“市面上的陳醋”,而醋業協會說的是“正規食醋”。

  勾兌能緩解成本壓力“勾兌醋”事件是山西醋業市場亂象的一次集中爆發,也給食品相關企業帶來致命的信任危機。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在通脹壓力下,醋的價格並不能任意調整,使得一些企業鋌而走險,通過勾兌緩解成本壓力。勾兌醋大行其道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國家允許所謂的調味醋生產,並且制定了國家標準。

  據介紹,正規液態醋的釀造周期在28天左右,山西陳醋更是需要兩三個月甚至一年,而用冰醋酸或者醋精勾兌,完全不需要發酵,只要一天甚至更短的時間就能完成生產,由一個月簡化為一天,其生產成本和產品品質縮水程度可想而知。另外,中國每年消費食用醋約330萬噸,大約有3000多家生產企業,多而散的局面導致監管較為困難。

  一樁又一樁的食品安全隱患被揭露,使得公眾越來越重視整個社會的信息透明。法律界人士也指出,確實,一瓶勾兌的醋未必不可食用,一瓶釀造的醋也未必沒有質量問題。究竟是選擇釀造的陳醋,還是選擇勾兌的“陳醋”,消費者根據自己的消費習慣和經濟承受能力來作出不同的選擇,一個健康的市場也應該保障消費者的選擇權。因為各種生產監管信息不公開,消費者在事實上失去了行使選擇權的基礎——知情權,大多數消費者對產品的信息根本無法了解。(時間:8月9日 來源:上海金融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