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溫州車改既要減少阻力也要獲取動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14 17:39:08  


  近期,溫州車改最高補貼額度創新高的做法引起普遍關注。不少網民認為,3100元的車補已經超出一些人的月薪,對當地是否借改革之名行“創薪”之實提出質疑。對此,溫州市經信委某負責人坦言,人們對公車改革的期望值很高,但對大多數幹部來說,畢竟公車象徵一種待遇。車改已經是大方向,用差異化的補償,能相對避免“一刀切”的弊端,減少改革的阻力。

  對於當下推進改革所面臨的最大困難,是要打破既有利益格局的制約。換句話說,改革已度過“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的平穩期,進入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深水區。若要有真正的改革效果,必須打破現有的利益格局。

  但是,在利益格局已經固化,推進改革面臨著既得利益群體強大阻力的前提下,需要考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減少改革阻力。頗為吊詭的是,改革最大的阻力就是來自既得利益群體,而要減少改革阻力就不能損害既得利益群體的利益。這樣一來,改革似乎就陷入一種無解狀態:改革需要打破現有利益格局,可打破的前提是維持現有利益格局。

  這樣的狀況正是當下不少地方推進改革時面臨的尷尬。比如,佛山市在推進大部制改革、解決“官滿為患”問題時,採取的是“不裁一個人,不降一個官”的改革思路;北京市在推進涉及33萬人的中央級機關人員公費醫療改革時,採取的是“無損被改革者利益”的思路,即確保被改革對象在改革後看病保險補償水平不下降,等等。應該說,這些改革措施在最大限度地減少改革阻力方面,確實做得比較到位。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