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擅自使用人臉信息 不能總是罰款道歉了之
http://www.CRNTT.com   2021-12-20 18:13:33


  近日,上海小鵬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因采集上傳人臉照片431623張,被上海市徐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10萬元。12月14日,小鵬汽車公開道歉并解釋稱,由於對相關法律條款的不熟悉,誤采購并使用了違反相關法律條款的第三方供應商(悠洛客)的產品。對本次行政處罰表示完全服從,并對此事做出深刻反省。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九條規定,經營者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範圍,并經消費者同意。經營者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應當公開其收集、使用規則,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和雙方的約定收集、使用信息。事實上,現在一些企業對法律鑽研地滾瓜爛熟,卻不是用法律約束自己、用法律維護消費者權益,反而是打法律擦邊球,鑽法律空子。

  近年來,濫用人臉識別的糾紛和案件日益增多,只要達不到刑法標准,往往多是一罰了之。今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公布因“人臉識別”所涉的29件人格權益保護案,判決結果全是“責令改正、給予警告、罰款”,罰款金額為25萬元的占比27%,其中罰款金額為25萬元的占比27%。這個力度顯然偏弱,威懾力明顯不够。但就事論事也沒辦法,法律就是這麼規定的。

  作為補救,除了完善相關法律,或者地方先行立法外,不妨通過行政執法和民事公益訴訟等多種渠道多管齊下,對涉事單位和個人真正起到震懾作用。

  比如,《民法典》實施後,全國首例個人信息保護公益訴訟案件。杭州市下城區人民檢察院對一起個人信息保護案提起了公益訴訟,杭州互聯網法院判決,被告人支付侵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損害賠償款3萬餘元,專門用於信息安全保護或個人信息保護等公益事項。

  再比如,基於監管不到位的問題,今年8月,廣東省人民檢察院公布四起個人信息保護檢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其中兩例涉及違規收集人臉識別信息,江門通過“公開聽證+檢察建議”的方式,舉辦了廣東首例人臉識別主題聽證會。檢方通過“公開聽證+檢察建議”的方式,有效解決監管職責職能交叉問題,督促行政機關依法履行監管職責。

  這樣通過公益訴訟和主題聽證會,既督促相關部門加強監管,也讓濫用人臉識別的單位和個人付出巨額賠償代價。(來源:寧波日報 作者:丁慎毅)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