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就業”“房住不炒”“分級診療”“第三支柱”“戶籍制度改革”“集中帶量采購”等等民生熱詞,近年來頻頻出現於全國兩會,不僅折射出強烈的政策導向,更傳達了持久的民生溫度。
從社會保障的“五有”擴展為“七有”,提升了美好生活的內涵;從由國內外經濟形勢狀況所提出的“六穩”,到由疫情後新形勢經濟狀況而提出的“六保”,政策信號不斷釋放,民生建設進一步加強。
就業,唯此唯大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是“六穩”“六保”的政策之首。近年來,隨著國內外形勢日益複雜嚴峻,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與此同時,高校畢業生規模逐年提升,全國農民工總量已接近3億人,就業市場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穩就業”“保就業”“就業優先”“高質量就業”“大衆創業萬衆創新”“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黨的十八大以來,歷年全國兩會中的“就業”一詞都高居民生熱詞之首。穩保就業基本盤、千方百計促就業,成為解決就業這一民生大題的主體思路。
在政策導向上,2013年、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連續提出“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就業優先政策”置於宏觀政策層面,強調各方力量重視就業、支持就業的政策導向。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裡,僅“就業”一詞便被提及39次。
在就業支持上,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靈活就業”。2019年進一步提出“加強對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的支持”。2021年有針對性地提出“繼續對靈活就業人員給予社保補貼”。在此政策推動下,我國多年來持續超額完成就業目標。僅2021年,全國城鎮便新增就業者達1269萬人,同比增加83萬人,超額完成了1100萬人的既定目標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