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縣城吸引名校生”,要激勵更要良好的人才生態
http://www.CRNTT.com   2022-05-23 18:42:46


  近日,浙江省麗水市遂昌縣一份名為《2022年遂昌縣面向世界一流大學引進優秀畢業生入圍體檢人員公告》的公示名單,引發熱議。公告顯示,今年遂昌縣24個基層工作崗位,吸引了浙江大學、複旦大學、南京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一流大學畢業生,其中博士4人,碩士19人,本科1人。

  前不久,筆者和同事們到湖北中南部一個縣級市開展“訪企拓崗”。當地人社部門和教育部門負責人表示,雖然該縣很歡迎優秀人才,但由於自身“廟小”缺乏吸引力和競爭力,近年來選擇到該縣就業的“雙一流”院校畢業生寥寥無幾。與之對比,“縣城吸引24名名校生”彰顯不同地方在人才吸附力上的“冰火兩重天”。

  人才是第一資源,是提升一個地方競爭力的戰略性力量。伴隨著“人才強市”“人才強縣”得到越來越多的價值認同,不同地方之間的人才爭奪戰愈發激烈。本碩獎勵45萬、博士獎勵75萬,為了吸引人才,遂昌縣力度不可謂不大、誠意不可謂不足。在理性選擇深入人心的當下,“縣城吸引24名名校生”固然有利誘的因素,也和遂昌“未來可期”密不可分——近年來,遂昌大力發展生態工業、數字科創和新型城鎮化,多項經濟指標位居浙江省山區26縣和麗水市前列。

  “人材者,求之則愈出,置之則愈匱。”高素質人才不僅是推動經濟發展的核心資源,也是城市活力的源泉。遂昌縣花大力氣引進人才,彰顯了人才觀念的重塑與更新。“縣城吸引24名名校生”的背後,隱伏著產業轉型升級和人才價值實現的雙向奔赴;如果只有編制、獎金等“利誘”卻看不到希望和未來,遂昌縣也難以吸引衆多的名校畢業生。更進一步說,如果只有短期刺激,卻缺乏長遠的制度設計與配套支持,一個地方對人才的吸引力就難以持續;哪怕人才“引得進”,也難以“留得住”。

  “上的學校越好,將來找的工作越好”,教育分層影響社會流動;在不少人的刻板印象中,“縣城吸引24名名校生”是人才“下嫁”,是人力資源的浪費。可是,縣城乃至鄉鎮并非沒有用武之地,名校畢業生只要找准方向,一樣可以“發揮作用、實現價值、贏得尊重”,這顯然需要地方為人才提供充足的築夢空間、公平的發展環境和良好的創業環境。只有真正做到“尋覓人才求賢若渴,發現人才如獲至寶,舉薦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盡其能”,才能讓一個地方成為人才高地和創新高地。

  在經濟因素不斷嵌入日常生活的今天,物質刺激固然能够在短期內取得一定的引才效果,“縣城吸引24名名校生”固然可喜,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卻需要持續的制度保障和良性的人才生態。如何將引才優勢轉變為發展動力和人才紅利,亦是擺在不少地方面前的現實考題。(來源:東方網 作者:楊朝清)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