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差0.96平方米不能就近入學,這樣的“門檻”合理嗎
http://www.CRNTT.com   2022-05-31 22:23:02


  近日,浙江溫州一則“居住幾十年的房子面積差0.96平方米,孩子不能就近上初中”的新聞引發廣泛關注。針對當事市民反映的情況,該地區教育局回複稱,用於初中入學的房屋產權建築面積需在20平方米以上,據市民所述實際情況,該房產不符合入學要求。對於這一解釋,有人表示可以理解,也有人認為不盡公平。由於新聞涉及公衆高度關注的教育問題,很快就在網上引發了不少爭議。

  事實上,將入學資格與房產面積掛鈎的情況,此前已在深圳、菏澤等多個城市先後曝出,屢屢引發社會討論。而在具體房產面積門檻的設置上,各地的標准也不統一。在最新這起事件中,“0.96平方米”這個極其微小的差距,進一步放大了入學資格與房產大小掛鈎的不合理,也難免讓人產生“財富決定命運”的負面聯想。

  平心而論,一些地方設置此類門檻,出發點是明確的,那就是為學區房炒作降溫。以溫州為例,此前曾出現過8.6平方米的學區房售價超過百萬元、35平方米學區房單價達到驚人的12萬元/平方米等新聞。“買房不為住,只為買學區”的情況,既擾亂了房地產市場,也制造了社會焦慮。有關部門出台政策試圖遏制學區房炒作亂象,也確實有不得已而為之的“苦衷”。

  制止學區房炒作固然必要,但在實施中還需認真辨析:在房屋面積上畫綫設檻,對抑制學區房炒作的作用有多大,會不會傷及無辜?據報道,該地區教育局劃定“20平方米”底綫是在2021年5月,但在當年年底,率先回暖的仍是“老破小”學區房,只不過最受歡迎的戶型變成了20-50平方米。這從側面說明,將入學資格與房產面積掛鈎,對抑制學區房炒作效力有限,更多是限制了購房面積的大小。

  另一方面,在這起事件中,孩子不能就近入學的當事人,已經在此居住幾十年,孩子也落戶於此。這些事實說明:當事人和學區房炒作無關,卻不幸被新政策所傷。如果僅僅以房屋面積大小作為能否入學的標准,限制的很可能不是炒作學區房者,而是同一學區之內相對貧窮的家庭。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