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仁者仁心方能敬佑生命
http://www.CRNTT.com   2022-06-08 20:30:43


  6月6日晚,針對網絡反映“鄭州120延誤救治大學生”事件,“清風鄭州”發布事件調查和問責情況通報。調查發現,相關人員存在對急症患者病情判斷有誤、處理複雜問題能力不足、重要事項上報制度執行不力等問題,對當事調度員予以開除,并對鄭州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多人進行處理。生命的消逝令人痛心,事件暴露出的問題和教訓發人深省。

  急救電話“120”是連接患者和生之希望的橋梁,這條生命綫必須用心用情全力守護。院前醫療急救是衛生健康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在1986年將急救電話確定為“120”,初衷就是打通生命通道,最大限度守護人民群衆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急救工作講求“黃金時間”,是與時間賽跑、與傷病競速,必須分秒必爭,容不得一絲疏忽,來不得半點敷衍。一次失誤、一次拖延,面臨的就是無可挽回的後果。這就要求從事急救工作的醫務工作者始終不忘急救初衷、擔當急救使命,發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以擔當盡責的行動為患者托舉生命和希望。

  全力以赴守護生命綫,需要提升職業素養、嚴格執行急救流程,更重要的是秉持仁者仁心,恪守職業道德。鐘南山院士曾說:“醫生看的不是病,而是病人。”一句簡單直白的話,道出了醫者仁心。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醫療水平的提高,急救事業在實踐中不斷發展,相關制度和規範越來越健全。國家衛健委等九部委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完善院前醫療急救服務的指導意見》,各地也有院前醫療急救服務條例等相關規範,120急救中心都有明確的、規範的、通用的接警流程。一系列相關規定正是為了保障公衆生命健康權益,提高院前醫療急救服務能力和水平,及時、有效搶救急、危、重患者。再嚴密的制度也要靠人來執行,只有懷著醫者仁心,始終把病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把治病救人當作使命而不僅僅是一份工作、甚至一個“飯碗”,用心用情對待這份職業,才能自覺主動執行好制度規範。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須臾不能忘記。這次事件反映出急救工作還存在短板和漏洞,更反映出樹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迫切性。要樹立良好醫德醫風,把對生命的敬畏自覺貫徹到對待每一個個體生命的行動中,落實落細到治病救人的每一個環節,全力保障人民群衆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踐行志願獻身人類的健康事業,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的誓言。(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作者:華睿)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