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120延誤救治大學生”事件,調查須從兩個維度審視
http://www.CRNTT.com   2022-06-08 20:31:25


  6月3日,河南大學一大三女生彭同學腦出血去世一事引發關注。據報道:20歲的彭同學就讀於河南大學鄭州校區,5月17日因頭疼撥打了120急救電話,第一次撥打電話時未獲得急救援助。5月30日,彭同學昏迷14天後,因腦出血搶救無效去世。此事發生後,有網友質疑120接綫員的專業性,未能及時作出准確的判斷,以致延誤了彭同學的最佳搶救時間。目前鄭州市衛健委已經針對該事件成立了調查組。

  毫無疑問,這是一件讓人無比痛心的事。在聽彭同學生前與120接綫員的通話錄音過程中,相信每個人都會忍不住假設,如果接綫員能够有效溝通,讓救護車及時派出,很可能就能够成功挽救一條年輕的生命。這可能也是公衆對於接綫員的表現意氣難平的出發點所在。

  從媒體曝光的錄音看,在約8分鐘的通話時間中,120接綫員多次向彭同學確認地址,但一直未能獲得確切的答案,這應該是導致救護車沒有派出的關鍵原因。正常情況下,確定求救者的地址、電話、病情,確實是120急救調度員需要掌握的三個關鍵信息。但此事中,求救者孤身一人,且在通話過程中因為病情已經無法准確說出信息,這無疑就更考驗接綫員的應變能力和專業性了。

  很多聲音認為,在求救者給出了“河南大學”這個關鍵信息後,接綫員若能够通過其他方式來確定精確的定位,而不是反複向已經無法正常表達的求救者確認,或許就能為救助節省更多的時間。就事件的結果來看,這種方向一定是值得嘗試和努力的。

  事實上,根據媒體梳理,2018年,鄭州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曾召開工作會,對急性腦卒中、急性胸痛等院前急救工作流程進行強調說明,并對相關調度員進行了培訓。同時,對於表達不清的求助電話,鄭州急救網曾於2017年發布一則耳聾老人呼救的案例,調度員反複詢問求助人,但未獲得位置、病情等信息。最終通過114平台、120來電記錄、通信公司等查詢來電號碼,經過溝通確定了詳細地址,并在老人來電呼救26分鐘後,救護車成功抵達現場。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