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對維權儲戶賦紅碼“既蠢又壞”
http://www.CRNTT.com   2022-06-15 18:09:37


  人在家中坐,紅碼天上來?這種蹊蹺事最近真就發生了。據報道,今年,河南幾家村鎮銀行出現兌付難,取不出錢的儲戶多次到鄭州討說法。近日,一些到鄭州的儲戶、甚至沒去河南的儲戶反映,他們的健康碼變紅了。

  按照防疫的相關規定,被賦紅碼,一般是因為行程上去過疫情中高風險地區,或者和確診病例等疫情防控重點人群有過時空交集等。而且一旦健康碼變紅,需要進行居家隔離或集中隔離等防疫舉措。但是據此次被賦紅碼的維權儲戶反映,他們并沒有這類情況,甚至行程一樣的同行者,只要不是這幾家村鎮銀行的儲戶,健康碼就還是綠碼。而且赴鄭維權儲戶的健康碼變紅後,似乎也不用隔離,還有人在當地工作人員引導下順利乘坐火車返鄉。事情如此蹊蹺,難免讓人質疑,賦紅碼到底是為了疫情防控,還是對健康碼在防疫範圍之外的一種濫用?

  事件發生後,網絡輿情持續發酵。人們之所以關注這件事,既有不滿,更多的可能還是擔憂。

  這種隨意給人賦紅碼的行為,首先對疫情防控大局造成了不必要的幹擾。不僅給當事人和共同居住人出行和生活帶來了不便,其他地方政府需要對此核實處置,增加了工作量,也給當地造成了本來可以避免的防疫壓力。

  其次,這還是一種典型的公權力濫用。對不是疫情防控重點人群的當事人賦紅碼,已經嚴重違反了疫情防控政策和國家相關法規。早在2020年2月,中央網信辦發布《關於做好個人信息保護利用大數據支撑聯防聯控工作的通知》就明確規定,“為疫情防控、疾病防治收集的個人信息,不得用於其他用途。”同年國家衛健委等三部門聯合發布的《關於深入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五個一”服務行動的通知》也強調,“加強防疫健康碼數據規範使用,強化數據安全管理,切實保護個人隱私。”無視各種法規政策,想給誰紅碼就給誰紅碼,這種行為不合情,不合理,也不合法。

  對個人來說,這種濫用健康碼的行為,實在是細思極恐。健康碼在近年來的疫情防控和複工複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其有效運行是基於對個人姓名、身份證號、人臉等信息的收集和使用,這次對儲戶賦紅碼的行為,無疑已經突破了社會常識的認知底綫。隨之也引發一些疑問和擔憂,紅碼是誰賦的?經過了怎樣的流程?有什麼依據?這次因為儲戶維權賦紅碼,下次會不會因為別的事情故技重施?一旦開了這個口子,會給人們的正常生活帶來怎樣的影響?類似的事情會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