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徐麗泰:回歸10年,是“一國兩制”成功落實的10年。 |
中評社香港7月3日電/依然是無框眼鏡、得體的短髮,依然是不溫不火的談吐、落落大方的風度,10年的時光仿佛沒有在香港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身上留下痕跡。
《人民日報》專訪范徐麗泰:從香港理工大學學生輔導處處長到香港立法局議員,從臨時立法會主席到連續三屆的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見證了回歸前後香港經歷的風風雨雨。10年前的7月1日,那個大雨滂沱的夜晚,香港特別行政區在香港會展中心新翼揚帆啟航,范徐麗泰率領全體臨時立法會議員莊嚴地宣讀誓詞。當年的情形,范徐麗泰記憶猶新:“當年在沒有上臺宣誓之前,我特別緊張,也有點擔心,怕念誓詞的時候普通話說得不標準。可當我真的踏上那個講臺時,就把顧慮都拋到腦後了。因為我知道全世界有很多人在看直播,我覺得我作為住在香港的中國公民,必須表現出香港人對未來的希望和信心。我們宣誓要擁護基本法,要遵守法律,廉潔為公。這是我們對市民的莊嚴承諾。”
回歸10年,是“一國兩制”成功落實的10年。范徐麗泰坦言:回歸之初,許多人擔心基本法所寫的能否變成現實。現在看來,這種擔心純屬多餘。香港的社會、經濟制度,港人的權利和自由,都得到了保障,“一國兩制”好比一棵植物,已深深植根於香港的土地,最終會長成參天大樹。
回歸10年,香港走過不平凡的路,范徐麗泰感觸良多:“對香港來說,這10年曾經走過經濟的低谷,現在正在慢慢恢復。我們香港人在自強不息的同時,更感受到中央政府對香港的支持。在港幣受到打擊的時候,在非典肆虐的時候,在經濟低迷的時候,中央政府都協助香港渡過了難關。這是我感觸最深的,香港市民也是明白的。最近的民意調查顯示,香港市民對中央政府的信心與日俱增。”
談到回歸前後的變化,范徐麗泰言簡意賅:“回歸前香港沒有國情教育,現在有了,港人對國家的認同度越來越高;回歸後香港與內地經濟關係越來越緊密,尤其是CEPA簽署後。香港商機有限,而內地的商機無限,越來越多的港人到內地去尋找機會。隨著內地經濟的發展,未來10年兩地的距離會越來越近。”
目前,香港經濟繁榮、民生改善、社會穩定。范徐麗泰以家庭關係為例,論證了發展經濟與和諧的關係。“如果沒有和諧的氣氛,就不可能面對壓力。在經濟低迷時,兩口子如果互相埋怨,吵吵鬧鬧,對改善經濟於事無補。相反,如果能團結一致,減少開支,壯大經濟基礎,情形才會好轉。家庭是社會的單元,家庭如此,整個社會也是這樣。”
作為女性議長,在工作中有什麼特別的感受嗎?范徐麗泰說:“如果說有,那就是當我面對言辭激烈的議員,可以用女人和母親的身份說一些話,對方比較容易接受。當然,最重要的是做到不偏不倚,才能得到全體議員的支持。2004年我參加分區議員直選。當時預想也許能拿到3萬至5萬張選票,沒想到後來竟拿到了6萬票。為什麼會這樣?我想,應該是這麼多年來香港市民看到我做立法會主席不偏不倚,覺得我值得相信。這是對我工作的最大肯定,那一刻我特別開心。”
個人簡歷:1945年生於上海,1949年隨家人遷居香港。1967年獲香港大學理學學士學位,1973年獲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碩士學位。第九屆和第十屆香港特區全國人大代表。從1997年1月至今,歷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臨時立法會主席,第一屆、第二屆、第三屆立法會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