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保障:中國企業應該補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4-08 07:10:45  


  中評社香港4月8日電/中國經營者走出國門後最大的感觸之一,外國工人不好惹。電器巨頭TCL在歐洲和美國大舉收購後,因爲沒有辦法輕鬆裁員,導致大幅虧損。海爾在美國南部設廠,特地選了工會力量比較弱的南部,但還是發現,美國工人遠不像中國員工這樣聽話。第一財經日報文章如是說。

  在中國經營的外商的感覺恰恰相反。在美國,零售商沃爾瑪面臨從工資福利太差,到雇用非法勞動的各種指責和抗議。而在中國,它的員工却反映,沃爾瑪是福利最好的公司之一,强過不少本土企業。

  法國工人被寵壞

  過去20年內,廉價幷且吃苦耐勞的勞動大軍成爲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大法寶。國際投資者紛紛來華落戶,幫助中國經濟以接近10%的速度增長。而歐洲和美國强大的工會則成爲經濟發展的阻礙,高退休金、終生就業等政策加重了企業的負擔。

  調查機構GlobalScan 就20 個大國的2萬多人對自由市場和全球化的看法進行調查,結果發現中國人對自由市場和全球化的支持率最高,其次是菲律賓、美國、印度和英國。對自由經濟和全球化反對比例最大的是法國。

  法國人每週工作35個小時,被裁員後遣散費够休息一兩年的。難怪法國企業不願意輕易雇用新員工,導致失業率高達10%左右。爲鼓勵就業,法國政府提議在新員工前兩年的試用期間,可以解雇。但老百姓捨不得這麽好的福利,上街示威遊行的工會會員和學生人數高達3萬人。

  社保過多與過少都會導致問題

  北歐市場社會保障過多,會導致問題;但社會保障過少,一樣會導致問題。深圳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等單位組成的課題組日前發佈的一項報告認爲,勞資矛盾已成爲深圳社會最基本、最主要的矛盾之一。

  從企業的角度出發,當然希望勞動力價格能够越便宜越好。但如果把價格壓得過低,使得勞動力無利可圖,就會促使他們轉行從事其他工作。以國際咖啡行業爲例,價格低於成本的現象出現後,很多咖啡種植商放弃種植咖啡,墨西哥咖啡出口量六年內縮了一半。

  中國也一樣。農民紛紛去城裡打工,沒人種地,導致香菇等農副産品價格大幅上漲。既然農業回報上昇,不少農民工就紛紛回家鄉種地,還有一些人則流向餐館服務等其他行業,使得珠三角一些工廠春節後出現找不到合適工人的情况。

  適度提高勞動者保障不會給經濟踩刹車

  有人擔心,一旦嚴格實行最低工資制度,會影響雇主的積極性。但事實上,對勞工的適度保護有利於强化投資環境。在西方國家國內投資者和輿論的壓力之下,跨國公司在中國設廠和採購商品,都要對工廠的工作環境、勞動保護等進行嚴格的審核。

  以深圳全利五金塑膠玩具有限公司爲例,其主要客戶是迪斯尼、麥當勞等大企業。該公司投入近300萬元改善員工生産、生活條件之後,公司出口量增加幅度超過10倍,員工人數增加了8倍。與之相對照的是,有企業因爲通不過“查廠”而失去訂單,甚至倒閉。

  推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固然會增加企業成本,但中國企業欠賬太多,有必要補一補。

  中國過去的問題是政府在經濟中的作用過大,但也要警惕不要過度反應,讓政府的作用變得過小。適度提高勞動者保障,兼顧效率和公平,不僅不會給經濟踩刹車,反而有利於可持續發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