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報:談“烏龜之子”與台美關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11 17:00:36  


  中評社香港5月11日電/馬來西亞“星洲日報”今天刊載題為“烏龜之子”的每日時評指出,“龜兒子”這個不文雅的髒話,因為出自堂堂台灣政府高層官員之口:“難道要當美國龜兒子,才是維謢台美關係嗎?”,再加上媒體的炒作,霎時間,街頭巷尾彷彿人人都在談“龜兒子”。 

  於是,台灣媒體開始翻字典,說“龜”解字:“龜兒子”是髒話,意指非親父所生,就是罵人雜種的意思。

  文章說,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人以烏龜之子來罵人,但又以龜鶴之壽來賀人,同一種動物既可以用來謾罵,又可以用來祝福,相信其他民族、文化、語言是很少見的。

  文章指出,就像扁政府,這邊廂才聽見高官罵著髒話,說不要當人家“龜爸爸”的“龜兒子”,轉過身去,卻看見阿扁巴巴兒地擠著過去,握著“龜媽媽”的手裝親密,這種言行自相矛盾的領袖,倒也是很少見的。

  不過,敢說“不當龜兒子”這句話的官員,雖然口無遮攔,倒也在島內博得一個“有骨氣”的虛名;反過來,對一開始就讓他碰了一鼻子灰的“龜爸爸”,阿扁根本不敢出聲譴責,反而涎著臉百般討好,只會把一切責任全推給中國大陸。

  文章表示,眼看這一趟出訪中南美洲,花了這麼多錢,別說拼外交、博感情,反而令美台關係受損,阿扁可能是擔心回台後難以面對江東父老,只好“自導自演”一番,以為憑著幾張他和美國總統夫人勞拉握手寒暄的照片,便可以製造“美台關係不變”、甚至“美台關係獲得突破”的假象,扳回一城。

  然而,阿扁這種小把戲,根本逃不過記者們銳利的眼睛,媒體不但沒有炒作他和勞拉握手、寒暄、合照的政治意義,反而把焦點放在描述他急於巴結勞拉的嘴臉,以及違反國際禮儀的唐突舉止上,可說是弄巧成拙。

  因此,文章認為,就算“外交部長”黃志芳等高官為阿扁強說詞、講騙話;就算“扁友會”發動萬人前往接機,試圖為阿扁這趟“星際謎航之旅”冠上“台灣尊嚴之旅”的名號,但始終掩飾不了他處處流竄、處處碰釘的狼狽相。 


    相關專題: 中美聯手夾殺 陳水扁外交大挫敗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