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台開倒 原來是要給特定人士賺大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14 09:45:36  


  中評社香港5月14日電/台開自去年7月25日以來,股價飆漲410%;然而亮麗價格背後堆砌的重重疑雲,絲毫不輸價格飆漲程度。中國時報今天文章指出,隨著三名特定人廬山真面目一一被揭開,陳水扁親家母簡水綿、扁金主蔡清文的身分一一披露,對照台財政部要求銀行團紓困、沒讓台開倒掉,金融高層昨日就指出:「原來留下台開,是要讓特定人賺大錢。」 

  文章引述不願具名的金控公司高層分析,台開2000年5月因為楊梅山坡地抵押品違法超貸,爆發擠兌風潮,財政部派存保進駐,要求持有台開股份的幾家大行庫,包括台銀、土銀、合庫、一銀、華銀、彰銀等,透過同業拆款方式,把錢存在台開,以因應流動性不足問題。 

  台開體質差、獲利不佳,三商銀等大行庫從在商言商角度,心裡其實都想賣,就算認賠殺出都好。畢竟誠如昨日彰銀主管在記者會所講:「那段時間台開淨值跌到剩下一塊多,怕變廢紙所以要賣掉;那時沒人知道不到一年飆漲,要是知道,就自己跳下去買。」 

  文章說有趣的是,台開去年9月底第三季財報沒出來前,淨值不到股本一半以上,但扮演資金挹注台開救火隊的大行庫,除了彰銀之外,沒人出售台開持股。銀行財務主管指出,單純從投資角度來說,台開當時前途不明,處分持股為理性抉擇,但台開的行庫股東們沒這樣做,不知是否配合政策銜命護盤。 

  而出售台開持股、且全部賣光光的彰銀,則更啟人疑竇。根據昨日彰銀發布新聞稿,2005年7月25日常董會決議通過改採鉅額交易方式,「洽特定人將剩餘持股一次出脫」,但彰銀25日那天的盤後交易方式,根據彰銀昨日說法,係採盤後電腦自由競拍,也就是只要價格符合規範,大家都可以參加拍賣。 

  彰銀常董會決議要洽特定人一次出脫剩餘持股,但實際執行時,卻是非洽特定人的公開競拍方式。而且彰銀董事會針對此一鉅額交易決議,當天完全不見股市公開資訊觀測站有任何說明。證券業資深人是說:「這根本就是有暗盤,不想打草驚蛇。」 彰銀鉅額轉讓的一萬兩千張左右股票,由三名自然人共同持有。其中,簡水綿為陳水扁親家母;蔡清文為金融門外漢,但卻擔任農銀董事,且在後來經官股推薦,擔任起國票金駐國票證的法人代表。此一「阿扁金主」的政治酬庸性質,成為昨日市場熱門話題。 

  文章指出,若說這一切的「連環套」都是巧合,都是這些「自然人」眼光神準、投資得當,有多少人會相信?拜託,請「趙媽媽傳奇」的主角與眾多配角(就是配合這幕散戶大翻身戲碼的要角們),給個說法吧!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