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日報:藍營應統一立場 為扁下台作準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8-18 09:48:12  


  中評社香港8月18日電/《澳門日報》今日發表社論說,由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發起的“百萬人民倒扁運動”,正如火如荼地展開,響應“獻身獻金”者迅速增加,到昨日為止,籌到的倒扁承諾金已達六千五百七十一萬新台幣,承諾上街的人數也已達到五十五萬。這個倒扁大規模行動,相信會如期甚至提前展開。陳水扁面對強大人民力量的“秋決”,“總統”地位岌岌可危,在任滿之前提前下台的機會不斷增加。 

  社評指出,這次倒扁風潮的最大特點,一、它的發起者是前民進黨的大老施明德,他在民進黨中享有崇高威望和清譽,因而具有很大的號召力,對扁也就具有更大的殺傷力。迄今為止,對於施明德發起的倒扁運動,還沒有哪位民進黨的重磅級人物公開說不,為扁辯護。 

  二、響應參與這次運動的各階層人士非常廣泛,達到了不分黨派、不分藍綠、不分族群的程度,跨越了藍綠兩股政治勢力,甚至覆蓋了具有極端傾向的、深綠色的台聯黨,從而使倒扁運動具有了“全民”的特徵。 

  社評說,無疑,倒扁運動的出現,其導火線在陳水扁及其親屬一連串弊案的曝光,暴露了這位“總統” 的貪婪面目,使其道德誠信徹底破產。然而,更重要的原因是,陳水扁上台以來,推行錯誤的路線和政策,執政無能,弄得台灣經濟和民生迭走下坡,整個社會怨氣衝天,動盪不安。 

  陳水扁的支持律一跌再跌,竟達到只有百分之十的歷史低點,對扁的不滿則達到歷史新高。正是在執政失敗和道德破產的共同作用下,才促成了這次“百萬人民倒扁運動”。 

  社評表示,施明德在談到倒扁運動的決心時強調,他們“會長期進駐凱達格蘭大道,不抗爭到陳水扁下台就決不離去”。可見,施明德所準備的不是三幾天的遊行集會,而可能是較長時間的抗議活動,這會對當局帶來甚麼壓力,對社會秩序產生甚麼衝擊,對各個政黨間的關係和政局的走向有何影響,這都是人們關注的問題。 

  這場運動不但對執政黨,就是對國民黨也都是挑戰和考驗。就以國民黨主席馬英九來說,他以個人身份對倒扁運動表示支持,但同時作為台北市長,他又要負起維持社會秩序的責任,防止運動失控,授人以柄。 

  社評說,目前,在聲名狼藉的情況下,陳水扁實際已成“跛腳鴨”,被拉下馬的現實性是存在的。不過,按照陳水扁的性格,即使面對強大的人民壓力,仍可能頑固地撑持下去。其選擇之一是向李登輝的台聯黨靠攏。儘管李登輝對扁也有不滿,嫌他不夠“獨”,但李對“行政院長” 蘇貞昌傾向鬆綁兩岸經貿的“蘇修路線”更加不滿。 

  因此,扁可能用改組“內閣”、犧牲蘇貞昌去討好李,以爭取李的支持。而另一種情況是,陳水扁一旦下台,按照現有的“憲政”程式,將由“副總統”呂秀蓮接任,但誰都知道,呂當個政治花瓶還可以,讓她把握大局,相信連她自己也欠缺信心。 

  社評指出,因而坊間早有傳聞,說李登輝幕後向呂獻策,來個“朝野和解”,讓國民黨的王金平(現任“立法院長”)擔任“行政院長”,以維持所謂的“本土路線”,使未來台灣政壇呈現“呂王結盟”格局。這個思路的用意十分明顯,它旣可塡補扁下台後民進黨的不足,又可擋住“蘇修路線”,還可在國民黨和藍營中製造分裂,可謂“一箭三雕”。 

  不過,這一傳聞仍未被證實,但卻備受國民黨高層關切,就等王金平本人明確表態。而跡象顯示,不管扁下不下台,王金平都很可能被綠營作為下任“閣揆”的不二人選。對此,國民黨必須要有所回應和行動,莫讓對方亂了自己的陣腳。 

  據了解,馬英九對王金平可能組閣的立場很清楚,就是“不樂見”。馬英九在“立法院”表決罷免案前夕,就曾向黨內幕僚提出國民黨在二○○八年“不組閣、不奪權”的構想。經過兩個月,馬仍然維持傾向國民黨不組“閣”立場,儘管黨內不乏贊成王組“閣”聲音,但馬仍不同意。 

  社評表示,看來,國民黨高層應該盡快統一立場,用同一個聲音說話,為陳水扁可能提前下台作好準備。 


    相關專題: 施明德倒扁 來自深綠的最大呐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