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明德不自焚,陳水扁不下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9-25 14:13:05  


  中評社香港9月25日電/香港專欄作家陶傑近日撰文說,倒扁運動的施明德赤色兵團只敢在台北鬧,所謂“高雄圍城”的計劃臨時夭折,因為倒扁紅軍南下高雄,找上門挑釁李登輝的台聯和台獨強硬派的場子,暴動衝突無可避免。

  群眾運動包圍“總統府”,無論如何“和平”,一旦曠日持久,即有暴力的潛在危險。陳水扁不下台,其實對統派更有利,因為還可以凝聚民進黨中不滿陳水扁、對台獨意念不太強硬的“淺綠”人馬,與泛藍中號稱台灣人的“淺藍”相結合,成為第三勢力,稀釋台獨強硬派。施明德等人如能繼續溫和倒扁,零星靜坐,喊喊口號,避免倒扁運動擴大深化,則第三勢力崛起,有望成為制衡台聯和民進黨舉足輕重的力量。

  相反,如果倒扁迅速成功,解決了陳水扁問題,淺綠人馬也會快速向台獨的大旗回歸凝聚。陳水扁不下台,國民黨還可以利用陳水扁挑撥民進黨的民意基礎,拉攏民進黨陣營內不滿陳水扁的群眾。台灣有第三勢力,對台海和平有好處,不必非黑即白,多了一層曖昧面貌,可統可獨,游走於藍綠之間,台海的政治局勢更為複雜,美日也會歡迎。

  文章說,這一切,過氣政客施明德拚最後一口氣,只為個人的歷史英名,自然無暇計算,但老謀深算的李登輝,不可能不看在眼。因此台南的民進黨挺扁分子,企圖北上示威,也受到李登輝的面斥。一來李登輝對陳水扁這個“反骨仔”心中有氣,二來台灣政治版圖的遠景,兩分天下,總好過三國鼎立。陳水扁倒台,有呂秀蓮頂上,第三勢力夭折,也符合李登輝的願望。

  台灣的倒扁運動,表面可視之為“民主的勝利”,實際上暗流急湧,哪有如此之簡單。圍城運動持久下去,馬英九統攝無法,眼巴巴看施明德做了大明星,李登輝則盤算如何坐收漁利。民進黨高層首鼠觀望,四方面都啞子吃黃連。鄰近地區或國家的好事旁觀者,或敲邊鼓而幸災,或潑冷水而嘲諷,都把問題看得幼稚而簡單。

  文章又說,台灣存亡,天意決定,但陳水扁硬挺不肯下台,施明德開口說過要自焚的,再拖下去,施明德要自焚的烈士神話,就必然穿崩。倒扁遊行取消南進,“遍地開花”變成“落雨收柴”。施明德自焚,必須有全台至少一千萬人圍島示威的火藥氣氛,才算犧牲得有價值,在柴堆已經漸漸收起,只要三個月不自焚,陳水扁就勝利了,又怎肯下台呢?


    相關專題: 施明德倒扁 來自深綠的最大呐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