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在19世紀之前,本是一個200人不到的小漁村。隨著英國殖民的開始,引進大量的移民,從1836年以後,華人就超過馬來人,成為新加坡人口的多數地位。雖然華人佔多數,但是,它並不是一個同質性的社群;在華人當中,又可區分成福建人、廣東人、潮州人、客家人與海南人等方言群,以及一批受英文教育的華人社群。一直到1965年新加坡獨立,我群觀脫離對原先母國依附,開始建構一個多種族、多語群的「單一民族國家」,並開始積極打造新的社會基礎與社會網絡。80年代以後,新加坡面對新生世代的西化與全球化趨勢,開始操弄族群符號作為國家文化建構的基礎。
中國人旅居新加坡可溯至公元10世紀左右,而大量移居新加坡則始于英國對新加坡的殖民開發。華僑華人從1830年以後,一直是新加坡的第一大民族。新加坡獨立後,絕大部分華僑自願選擇了新加坡國籍,成爲新加坡公民。據1996年6月新加坡政府統計,新加坡的華族2,352,700人,占人口數的77.3%。在新加坡華人中,閩南人約占40%;潮州人約占20%;廣府人占近20%;客家人占不足10%;其餘爲講其他方言人群。
新加坡共和國建立後,華人經濟隨著新加坡國民經濟的發展不斷壯大。華人資本按照新加坡政府經濟戰略的調整,由傳統行業迅速轉向技術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的新興科技工業。1968年,新加坡作爲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被確立後,華人金融服務業也得到了迅速發展。旅游業是新加坡多元化經濟的又一重要支柱也是華人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吃、住、行、游、購、娛各業,絕大部分都由華人經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