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莊世豪語中評:兩岸未來必統一 不可不合作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6-10 00:16:13


莊世豪致力鹽的文創開發,期待兩岸經貿持續發展,讓企業拓展大陸市場。(中評社 趙家麟攝)
  中評社台南6月10日電(記者 趙家麟專訪)事業跨海峽兩岸的台南市推廣觀光工廠發展協會創會理事長、台南市安平魅力商圈發展協會副理事長莊世豪8日接受中評社專訪表示,處理兩岸關係的目標是為人民福祉著想,經濟問題最重要,且兩岸未來必然統一,依目前兩岸關係緊密程度,不可能不談,也不可能不合作。

  莊世豪十多年前就前進大陸,先後在深圳、蘇州、東莞 等地拓展事業,目前在東莞還有機械廠;莊世豪近年在台灣積極投入鹽的相關文創事業,包括營運台南七股台灣鹽博物館與鹽樂活村,北門井仔腳瓦盤鹽田,在台北松菸、宜蘭蘭陽藝文館等都有事業據點,事業體從維持傳統曬鹽活動到經營與鹽相關的休閒旅遊、商品開發等,在鹽的產業轉型發展上已打開知名度。莊世豪是台南市推廣觀光工廠發展協會創會理事長,現任台南市安平魅力商圈發展協會副理事長。

  蔡政府上台,兩岸關係陷入僵局,莊世豪表示,台商夾在中間,處境有些尷尬,所謂民不與官鬥,能表達的,也是希望兩邊政府多為企業發展著想。他說,大陸幾十萬的台商,常年都是在兩岸來來去去,經貿與人流關係之緊密,對於兩岸關係發展與變化,無不高度關注。

  莊世豪認為,他對兩岸關係的前景還是樂觀的,並認為現在的僵局應該只是暫時的現象,等到找出兩岸都信任的人來搭橋協商,兩岸關係就能好轉。因為,經濟、人民的吃飯問題才是最重要的,依兩岸關係緊密的程度,不可能不談,不可能不合作,他更認為兩岸必然會走向統一。

  他指出,早期西進的台商,很多是在台灣不具競爭力的企業,才出走大陸去找第二春,他視之為“游擊隊”時代。但現在西進的概念已經大不同,今日前進大陸發展的台灣企業,很多都是產業界的“正規軍”、優等生,都是具有競爭力如台積電等很好的企業廠商。

  莊世豪說,台灣沒有足夠的內需市場,不靠外銷、不找市場出路,事業做不大,也難以存續。台灣技術加大陸市場,語言相通、文化同源,對許多企業發展是再好不過的組合。

  至於蔡政府提出的“新南向政策”,莊世豪說,其實,台灣不只與大陸競爭,也和世界各國競爭,製造業在中國大陸的土地、工資成本等已逐漸喪失優勢,連中國大陸的廠商也在往南走,許多在大陸發展的產業群聚與供應鏈的牽動下,台商築水草而居,也跟著產業大部隊南向,這就是市場經濟,也不必政府去推動、鼓勵。

  他觀察,現在台商看大陸,內需市場的功能更甚於製造市場。即然是打開行銷通路與市場,從語言文化連結與市場規模來看,中國大陸當然比東南亞更具優勢,前進東南亞不是不行,但耗費的精神會更大,投資效果也不一定比中國大陸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