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文海 深圳 政治評論員
據中評社報道,民進黨“中國事務部”將在本周三中執會交接後正式恢復。民進黨昨天由黨秘書長林錫耀主持主管會報,會中通過“中央黨部組織規程修正草案”,待獲得新中執委討論通過後,“中國事務部”就可成軍。
這段時間,儘管台灣民進黨高層,如蘇貞昌、謝長廷等高層都表示要改善民進黨和中共的關係,蘇貞昌主席也指出:民進黨必須要有專責組織研究中國大陸事務並處理與中國大陸的關係。但筆者以為,不改變“中國事務部”名稱,就算“中國事務部”成軍,民共關係都難以改善,更別說突破。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曾說“中國”是中性詞,全世界可以叫,台灣也可以叫,筆者以為,就算全世界都可以叫,惟獨民進黨在改善與中共的關係時,就是不能這樣稱呼。中國是“中性詞”沒有錯,但別忘記“中國”更是一個國家,對於長期堅持台獨綱領的民進黨這樣稱呼,顯然沒有放棄舊有觀念,暗藏著台灣自身也是一個“國家”之意。
中共背後承載著13億多大陸同胞、港澳同胞以及台灣積極推進兩岸關係的同胞的民意,對“一邊一國”、“一中一台”一貫持堅決反對態度,在國家主權大是大非的問題上絕對不會讓步,“一中各表”是中共與任何政黨交流的底線。絕對不可能與某個暗藏“一邊一國”、“一中一台”之意的政黨溝通與交流。
關於“中國事務部”名稱的問題,諸多民進黨有識之士都認識到使用這個名稱不妥,比如:曾任“陸委會副主委”的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特聘教授童振源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處理兩岸議題最好比較中性一些,要有彈性空間。他認為,“兩岸關係委員會”會比“中國事務委員會”來得恰當。學者郭正亮、政治評論員陳淞山、美麗島副董事長吳子嘉等都認為,使用“兩岸事務委員會”比“中國事務委員會”更恰當。確實,如民進黨有識之士所言,民進黨不用雙方都接受的稱呼,是自我設限。
民進黨高層應該清醒認識到,2012大選失利,原因在於兩岸關係沒有處理好,大陸和台灣無論是地緣、人情、文化還是經濟是密不可分,台灣同胞不會把政權交給一個無法處理好兩岸關係的政黨,台獨黨綱恰恰是民進黨無法處理民共關係的命門,民進黨前主席謝長廷曾表達對中共的善意,他指出,對於民進黨的“台獨”主張,他說:“早年推動獨立不是針對共產黨,而是被統治者反抗國民黨的統治。”筆者以為,中共不會介入中國國民黨和民進黨之間的紛爭,更不會插手台灣內部事務,但一定堅決抵制反對台獨。
時過境遷,建立兩岸友好互動關係的大勢浩浩蕩蕩,誰也阻擋不了,民進黨要發展兩岸關係,大方向是對的,符合中華民族長遠利益,必然得到大陸同胞以及台灣同胞的支持和擁護,在處理兩岸問題上,這就要求民進黨轉變舊有觀念,用遠大目光、寬廣心胸看問題,從點滴做起,在一些關於主權的大是大非的稱呼上,走出堅實一步,選擇一些讓雙方都可以接受的詞語,並引導民進黨全體逐步放棄台獨“主張”,與大陸執政黨一起,共同造福兩岸同胞,建設中華民族美化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