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遂新 (廈門大學 博士研究生)
台灣“大選”前夕,一個遠在韓國的16歲女藝人周子瑜所受的關注度忽然遠超絕大多數勤勤懇懇掃街拜票的候選人,皆因“台獨剋星”黃安又一次發難,舉報她支持“台獨”,導致其在大陸的演藝活動遭到取消,本人也被迫出面致歉。“台獨”藝人被揪出來原本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但這一次卻惹起了不小的輿論風波。台灣民眾普遍認為,周子瑜不過是揮一揮“國旗”,聲稱自己來自台灣而已,這對台灣人來說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憑什麼被橫加指責呢?因此紛紛對周子瑜抱以同情,泛綠媒體甚至借機大做文章,將周子瑜事件說成是大陸“打壓台灣”的又一例證雲雲。
事實上,這一事件的本質涉及到有關“台獨”定義的問題。現在有不少大陸民眾都以為,台灣民眾認同“中華民國”就等同於支持“台獨”,但在台灣實際的政治生態中,“台獨”勢力反而才是最不待見“中華民國”的一群人,而絕大多數民眾自小受台灣當局教育,長大後領到“中華民國”身份證,認同“中華民國”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他們並不一定支持“台獨”,卻無端被“屈打成招”,當然感到憤憤不平了。
因此我們對“中華民國”問題應該區分看待,“中華民國”曾是中國的國號,那麼現在繼續認同“中華民國”是中國內部的問題。在1992年兩岸達成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一個中國的共識過程中,台灣方面的表述包含了“雙方雖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大陸方面對此並不持異議。江澤民在中共十四大報告中也曾表示,“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什麼問題都可以談”,可見在兩岸政治談判開啟之前,兩岸民眾對一個中國涵義有不同認知是很正常的事情,與“台獨”沒有任何關係。只有故意將“中華民國”等同於作為“主權國家”的台灣時,“中華民國”才會變成“台獨”的代名詞。
周子瑜不過是兩千六百多萬台灣普通民眾的一個縮影,他們在各自的行業中打拼著,“統獨”對他們來說只不過是一個遠在媒體上的話題而已。周子瑜出生於1999年,兩岸分離在1949年,讓一個年僅16歲的少女忽然背負起半個多世紀的民族之痛,確實是太過沉重了。
毛主席曾經說過,政治就是把自己的人團結得多多的,把敵人的人搞得少少的。兩岸民間的反“台獨”鬥爭確實給予了“台獨”分子相當的震懾,但在推進過程中也應該注意防止擴大化,若一時無法“化敵為友”,至少也不能“化友為敵”,產生反效果。輿論拷打或許能夠迫使對方不明就里地低頭道歉,但這樣做是不是讓兩岸人心更遠了呢?
與“周子瑜事件”類似的誤傷事件過去也曾發生過多次,如2010年東京影展上的“江平事件”、2013年在英國發生的“張懸事件”等等,若要徹底杜絕這類無益於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事件,就必須及時釐清區分敵友的標準,要把廣大認同“中華民國”、熱愛鄉土的台灣同胞爭取到我們這邊來,孤立那些處心積慮支持“台灣獨立”,不惜將台灣拉向戰爭邊緣的“台獨”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