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月15日電(評論員 彭念)日前,備受矚目的中美貿易磋商在北京順利結束。儘管雙方尚未發布具體的談判內容,但從兩國媒體及外界的反應來看,談判取得一定進展。同時,中美繼續就貿易問題進行磋商也成為中美兩國的共識。並且,下一階段的貿易磋商將比北京磋商級別更高,也有望取得更大進展。
在貿易磋商取得進展之際,一直困擾中美關係的軍事“爭鬥”似乎也出現了一絲鬆動跡象。本月13日,美國海軍作戰部長理查德森第二次赴華訪問。考慮到中美貿易磋商正值關鍵時刻,且此前美國剛在南海進行所謂的“航行自由行動”,理查德森的訪華之旅也被認為是美國主動釋放出的“友好”信號。
一則,美國希望借此暫時緩和雙方在南海的“爭鬥”,規避可能出現的海上軍事摩擦;二則,美國也希望通過軍事領域的接觸來減輕中國對美國參與貿易談判誠意的懷疑,為貿易磋商減輕阻礙,最終推動貿易協議的達成;三則,美國還希望通過主動推進與中國的軍事交流來為雙邊關係的回暖營造友好氛圍。
應該說,在貿易磋商取得進展、軍事接觸開始推進的大好形勢下,中美關係確實一掃去年的陰霾,有望邁入“撥雲見日”的光明未來。對於這一點,中美兩國都應該有信心,也要有決心與努力去實現這一美好願景。
當然,光有信心和決心還遠遠不夠。實際上,儘管中美目前在貿易和軍事領域開始進行良性互動,但雙邊關係中的結構性矛盾並未得到妥善解決。換言之,目前雙邊關係所呈現出來的轉暖傾向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雙方能否在未來妥善解決雙邊關係中的結構性問題。
在貿易問題上,目前外界所透露的信息顯示中美在能源和農業領域的立場已經拉近,但是在其他領域的分歧依然存在。這表明當前的貿易磋商還未深入觸及雙方的核心分歧,而貿易磋商的進展與中美關係的發展緊密相連。
不過,考慮到中美有繼續進行更高級別貿易磋商的共識,想必雙方已就談判進入“深水區”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和必要的政策準備。簡言之,雙方之所以在前期的貿易磋商中展示誠意、縮小立場差距,其目的也是為後續啃“硬骨頭”打好基礎、營造好氛圍。
在這種情況下,即便貿易磋商進入“僵持期”,雙方也會“想方設法”談下去,以免“前功盡棄”。因此,總的來看,雙方在貿易問題上的糾纏仍將是一個長期的博弈過程,但也不至於“不歡而散”。相反,雙方會努力達成某種程度的協議,以維繫貿易磋商的渠道。
在軍事較量問題上,美國的伎倆一貫是“恩威並施”,既不放棄展示“肌肉”的蠻橫姿態和冒進措施,又不會完全掐斷軍事接觸。前者服務於其對華軍事威懾策略,後者則致力於規避潛在軍事摩擦。
此次美海軍高官訪華顯示出美國也對中美海上潛在衝突存在憂慮,希望通過接觸來摸清中國的意圖,同時表達美方不希望爆發海上衝突的意願。而中方也可以借此向美軍傳達出中國“不惹事,也不怕事”的底線,讓美軍在制定後續的軍事行動時“有所顧忌”,從而合理控制雙方海上軍事較量。
總體而言,當前中美貿易軍事接觸有助於扭轉雙邊關係的發展頽勢,但要實現真正的轉圜則需要中美雙方共同努力,在接下來的貿易磋商和海上較量中增進了解、縮小分歧、管控衝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