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私人博物館假貨泛濫 收藏家需提高警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10 08:32:50  


  中評社香港11月10日電/“收藏必須要回歸人文精神家園。現在各地私人博物館越建越多,裡面不少東西是假的。”日前,我國寶島台灣收藏家曹興誠在上海對私人博物館假貨泛濫現象進行了揭露,並直言這種現象須高度警惕,否則後患無窮。
 
  “中國藝術教育、欣賞體系缺乏‘物證’。”這是藝術界始終存在的一種聲音。據統計,6500萬人口的法國有1萬座博物館;而中國登記在册的博物館卻只有3500餘家,僅為法國的三分之一。且因受時間、空間以及保存條件、保護技術等諸多限制,博物館展出的藝術品也十分有限。以台北故宮博物院為例,該館擁有60萬件藏品,不過通常面向觀眾展出的只在5000件左右,雖然館方確保每3個月更換一次展品。
 
  私人博物館的出現,無疑是對國有博物館的有益補充。據統計,2007年全國注册私人博物館約200多家,如今已經發展到1000餘家,個別省份甚至短時間內開辦了200多家私人博物館。有人說,當前中國藝術收藏進入“私人博物館時代”;藏家們借助私人博物館這種形式,將寶貴的私人珍藏回饋社會、介入公共生活,是好事。
 
  然而,私人博物館的藏品絕大多數是從市場上購得的,其藏品真偽問題也越來越為業內人士所關注。曹興誠不久前去南方某省參觀了幾家私人博物館,發現裡面很多東西是假的,其中一家博物館上下兩層擺的全是假貨。他告訴記者,這座博物館以古玉、青銅器收藏為主,藏品雖然標的年代多為商代、周代、漢代,但一眼就能看出是現代仿品,而且手段相當拙劣,很明顯就是仿造各大知名博物館和書上的文物,且個頭特別大。以青銅鼎來說,在各大博物館收藏的商周時期青銅鼎的高度多在1米以內,這家私人博物館的青銅鼎卻多是高度超過1米的龐然大物。
 
  “假的東西登堂入室愚弄百姓,危害無窮!”曹興誠直言,文物是民族文化的遺產,作假是混淆歷史事實,誤導後人,污染民族文化。他說,古文物的真實是任何時候都要把控的。曾幾何時,《石渠寶笈》著錄猶如一個閃閃發亮的光環,只要是被它“罩著”的古書畫,在拍賣場上就能無往不利,拍出高價。但不斷研究表明,《石渠寶笈》著錄的古代書畫中有將近三成的創作年代是存疑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