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湯老師正專注地演奏古箏名曲。 |
中評社香港8月4日電/據馬來西亞《光華日報》報道,“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琵琶,能讓人有多少想象?當年就讀中三的馬來西亞華人湯鈞喜因為接觸白居易的《琵琶行》之作,對詩中描寫琵琶聲的變化過程極感興趣,欲深入研究其意境,凑巧的是,吉華國中在那時期正式成立華樂團,他積極加入成為該團首屆團員之後,自此開啟了他學習琵琶之路。
從中學時期的啟蒙老師即大山腳日新華樂團的劉漢河及許漢禎老師,直到畢業後往新加坡工作期間向著名琵琶演奏家戚兆銘拜師,現年55歲的湯鈞喜如今已是一位精通琵琶與古箏的音樂老師。
學習琵琶入門難 講究指法需下苦功
有曰:“千日琵琶百日箏,半世三弦學不成”,從旋律清新流暢、節奏輕鬆明快的“文曲”如《陽春白雪》乃至描寫氣勢壯觀意境的“武曲”如《十面埋伏》等,琵琶可說是相當難入門的樂器。以彈撥器為例,左手遠比右手更為重要,而彈、挑、滾、輪等皆是一套琵琶的基本指法。
湯老師直言,“輪指”是琵琶極富特色的一種演奏技巧,也是右手的重要技法之一,學生通常因為5根手指力度不均勻而在演奏上無法達致“流暢”的境界,導致變調的情況出現。
“沒得投機取巧,唯一的方法就是苦練。練久了,手指自然能靈活自如,一些琵琶曲譜的樂句也就能了然於胸。”對於大部分學生無法駕馭“輪指”的原因,他如是解釋。當然,也有一些較有天份或對有關樂器極感興趣的學生,吸收能力比較快,也較容易捉到其中的精髓,反之則需多下苦功讓基本功更扎實。
前來向他拜師的包括在籍學生以及業餘工作者,一些學生曾因為校方期望有水準及有素質的演出而倍感壓力,然而他相信“壓力”不完全是壞事,反而能激發學生“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