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麻生華府之行 中國元素意義非同尋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02 10:08:46  


2月24日,奧巴馬在白宮會見麻生太郎(左)。
  中評社香港3月2日電/日本《日本新華僑報》3月1日載文《麻生美國之行遭冷遇獲“讖語”還要談中國》,摘要如下:

  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在國內政局“四面楚歌”的境遇下,執意訪問美國,成爲奧巴馬政權在白宮接待的“第一位”外國首腦,其大義顯然是要鞏固日美同盟,其微義則應是想製造一些新的亮點,奪人眼球,以挽救日益下沉的“麻生丸”。但是,事實似乎未如願。

  首先,“中國元素”在麻生美國之行中凸現出非同尋常的意義。有評論指出,冷戰結束以後的二十多年間,日美之間幾乎所有的首腦會談中都會涉及到“中國元素”。其中的主綫就是遏制中國。這次,日美首腦會談仍然談到中國。談及應對世界性經濟危局的話題時,奧巴馬對麻生直言:“美國正在努力制定對策。希望世界各國、特別是像日本、中國等這樣擁有巨大經濟能量的國家在擴大內需市場方面也做出努力。” 

  分析人士指出,奧巴馬這番話語不僅顯示出美國在携手各國應對經濟危局面前離不開中國的合作,更想在世界第二經濟强國——日本和美國國債的第一持有國——中國之間保持一種平衡性的競爭關係,逐漸形成由美日主導的中美日大三角的協調關係。顯然,這意味著以往日美聯手“遏制”中國政策的失敗,今後則想在“牽制”中國方面再下功夫。

  2月26日《日本經濟新聞》在社論中也指出:“外交可以對內政施加影響。陷于內政苦境的麻生首相大概是希望通過儘早訪美達到一定的上揚效果吧。美國則是想通過接受麻生的來訪,讓其意識到自身與中國的不同。”當然,由于中國伴隨著自身的發展已經與日美兩國形成“協調”的關係,這種“牽制”能否成功,幷不是日美雙方就可以確定下來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