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7點半,開往通州的322路四惠公交站站台前,人頭攢動,公交引導員在維護現場秩序。 |
中評社香港10月27日電/英國路透社10月24日報道《衛星城難減中國大城市人口壓力》,摘要如下:
在從一個小城鎮崛起為北京規劃的一個衛星城的14年之後,通州仍然缺少好學校、醫院和娛樂設施。
通州本來是為居住在人滿為患的北京市中心的民眾而建的,但現在這些人中幾乎沒有人住在那裡。相反,成千上萬名年輕人、中等收入者和來自中國較貧窮地區的藍領外來人員搬了進去,苦苦應對缺少娛樂設施並且每天要乘坐汽車穿過擁堵不堪的公路進入北京的狀況。而今,北京的人口已接近澳大利亞的總人口。
通州和首都其他的衛星城遠遠沒有成為解決北京激增人口的住宅問題的靈丹妙藥,反而為規劃者們製造了新的難題。一直住在通州區的52歲的王先生說:“每個從北京城內搬過來的人都感到後悔。”
他說:“人們信不過這裡的教育和醫療服務,這個地區也沒有足夠的商業。他們在通州沒法開展真正的事業,所以10個人中就有8個仍然在城內上班。”王的抱怨凸顯了北京乃至全國各地城市規劃者的困境。
北京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過去10年間它的人口膨脹了1000萬左右。這折射了世界範圍內的一個趨勢,尤其是發展中國家。
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在2010年3月的一份報告中說,1950年,大約7.3億人居住在城市。到了2009年,這個數字接近35億,40年後將達到64億。報告說,到了2025年,全球將有29座大城市的人口超過1000萬,其中絕大多數是在發展中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