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3日,第七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和第六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在美國首都華盛頓開幕。 |
中評社香港7月21日電/6月底,新美國安全中心在華盛頓舉行了一場持續一整天的大型會議。中國成為這場年度會議的主題。雖然會議關注了從俄羅斯和“伊斯蘭國”組織到技術和能源在內的各種全球性挑戰,但四場分組會議中有一場是完全圍繞“中國的未來”。
日本《外交學者》7月15日載文《預測美中競爭的未來》,文章說,我與三位高明的中國問題專家主持了一個專題小組討論會。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柯慶生最近出版了新書《中國挑戰:如何影響一個崛起大國的選擇》;康奈爾大學的傑茜卡•陳•韋斯致力於研究中國國內政治與外交政策的關系;張太銘正在加利福尼亞大學聖迭戈分校進行一項關於中國軍隊現代化與研發的開創性研究。
這些專題小組成員對一系列問題給出了深刻而細致入微的見解。與此同時,在一整天時間內,200名午餐會嘉賓以及近800名與會者都有機會就關於中國未來的幾個問題進行投票。70多名受訪者給出了很有意思而又出人意料的明確答案,能够讓人一窺華盛頓的看法。
當被問及中國在東亞的霸權地位時,與會者面對三個選項“既成事實、視美國政策而定、可能性非常大”的選項非常集中,61%的人都選擇了“視美國政策而定”。有趣的是,只有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中國的地區霸主地位是“既成事實”,這也許與中國的觀點形成了鮮明對比。
一些中國問題專家甚至有前美國高官都認為,美國必須放棄至高無上的想法。此次調查的結果表明了人們對中國未來力量與目的持有很大的懷疑態度。
接下來,就中國問的第二個問題是:隨著中國實力的不斷增強,美中關系在亞洲的標志有可能是:合作擴大;競爭加劇;武裝衝突。占壓倒性的79%的人選擇了“競爭加劇”,只有9%的人選擇了“武裝衝突”。這基本與文章作者的總體感覺一致,即大部分美國人認為與中國的競爭不斷加劇但可以得到控制。這并不是對沾沾自喜的認可,但在作者看來,它的確表明應該避免貿然陷入極度悲觀或極度樂觀的情緒。那些認為戰爭不可避免的人,和那些對中國哪怕是最明目張膽的言行,包括在南海的建島活動都能迅速適應的人,都有些過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