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成為“創客”聚集地的中關村創業大街上的一家咖啡館。(香港《南華早報》網站) |
中評社香港5月16日電/“投資的春天已經來臨”,懸掛在北京中關村創業大街的一條橫幅如此表述。許多20來歲的年輕人正手拿咖啡步履匆匆,你只能看見他們的後腦勺,因為他們的注意力都專注於手中的中國產智能手機上。如今,這條步行街遍布聯合辦公空間、咖啡館和創業加速器。
美國《大西洋月刊》5月14日載文《中國的科技革命正如何威脅矽穀》,文章說,在車庫咖啡內衆多端坐在便攜式電腦前的創業者中,筆者遇到27歲的田陽(音)。在悉尼大學留學後,田曾在中國某大型計算機公司工作兩年,但如今他正在自主創業:打造一款通過臉部識別技術使容貌相似者相互結識的APP。在這裡,正在孵化的其他初創企業還包括在綫視頻教育網站和幫助中國人到國外定居的咨詢企業等。午餐時分,這裡還為新來者和投資者舉行見面會。
中國的創業熱潮已成為一綫城市的標志。以前,中國的大學畢業生大都對銀行或國企趨之若鶩,渴望捧上所謂的“鐵飯碗”。但如今此類工作并不令人心馳神往:蓋洛普2012年的調查顯示,94%的中國受訪者未能全身心投入該領域的工作。如今,隨著大量公共和私人資金流入中國初創企業,創業已成為吸引一代中國人的選項,因為他們已對其長輩經歷的“傳送帶”式職業生涯徹底失去興趣。目前,激勵中國創業者的本土成功故事比比皆是。在這個曾經崇拜喬布斯的國度,如今的年輕人正尋求模仿馬雲、李彥宏和雷軍等國內企業家。從手機掃碼購物或支付打車費用,再到無現金/無員工便利店、“掃臉”門禁和共享單車等,科技革命在中國的城市生活中無處不在。多年來,中國企業一直面臨只會模仿而非提出新發明的指責,但中國已開始在其國內培養更具創意的創業文化。在下一個10年內,中國希望成為機器人、人工智能和清潔能源汽車等領域的世界領軍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