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專家:我國現行春節習俗實行僅99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23 10:01:25  


除夕之夜,家人團圓,守歲圍爐,溫情四溢。圖為1953年春節,天津市漢沽區蘆台王德鑄(左一)一家人吃團圓飯。新華社
  23日是我國公眾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員王思潮表示,雖然已有4000多年歷史,但是將農歷正月初一作為過年之日,稱之為“春節”,並且放假,是在辛亥革命以後的1914年開始的,加上今年春節,現行春節其實只有“99歲”。

  在人們的印象中,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這似乎早成慣例。然而,在我國歷史上,無論是春節的稱呼還是時間,都經歷了很多變化。以過春節的時間為例,就有正月初一、十二月初一、十一月初一、十月初一等多種。

  王思潮介紹,現在看來,過年與春節是一個意思,但我國古代卻並非如此。歷史上絕大部分時間裡將過年稱為“元旦”。關於春節的稱呼及這一稱呼的意思也與現在有著很大的不同。王思潮表示,“春節”的稱呼雖然在歷史上早就有了,不過當時指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到南北朝時,“春節”泛指整個春季。

  現行春節是如何來的呢?王思潮介紹,據資料記載,1913年7月,由當時北京政府內務總長向大總統袁世凱呈上一份四時節假的報告,稱“我國舊俗,每年四時令節,即應明文規定,擬請定陰歷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凡我國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員,亦准假一日。”但當時只批准以正月初一為春節,同意春節例行放假,次年(1914年)起開始實行。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同時把陽歷一月一日稱為“元旦”,農歷正月初一則稱為“春節”。這使得“春節”的地位更加穩固。(來源:新華社)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