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澳報:新選制小黨仍有可為新黨務實親民黨徬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7-09 12:01:13  


  中評社香港7月9日電/澳門《新華澳報》今天發表題為“新選制小黨仍有可為新黨務實親民黨徬徨”的評論文章,指出在二零零四年八月“立法院”通過“修憲案”,將“立委”名額減半,及將“立委”選舉制度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後,包括本欄在內的許多評論文字,都認為這種新選舉制度因是採用“單一選區”制亦即每一個選區只有一名應選名額,因而必然是兩大黨之爭,嚴重擠壓小黨生存機會,最終將會導致發展為“兩黨政治”。

  文章表示,現在看來,這個結論有點武斷,只是看到“單一選區”及“兩票制”中的“區域選票”,而忽略了“兩票制”中的“政黨選票”。實際上,倘單是“單一選區”結合“區域選票”而言,確是將會使小黨難以突圍,而為政治生態向“兩黨政治”發展創造條件。但卻因為“兩票制”中還有一張選票是讓選民選擇政黨,這就使到小黨仍有生存空間,尤其是一些與同色系大黨性質重迭,原本擔心推出“區域立委”候選人參選將會扯薄“友黨”候選人選票的小黨,在實行“兩票制”之後,就可大大方方地打出自己政黨的旗號,以只是參加“第二票”亦即“政黨選票”,而不推出“區域立委”候選人亦即不參加“第一票”選舉的方式,爭取自己的生存空間。

  以新黨為例,新黨分裂自中國國民黨,因而與國民黨的重迭性甚高。自國民黨開除李登輝黨籍,及親民黨成立後,新黨對選民的號召力大減,不但是跨不過百分之五的“政黨門檻”,而且連“區域立委”候選人的當選額也甚低。更為尷尬的是,新黨在提名“區域立委”候選人後,必然會對同選區的“友黨”尤其是國民黨的候選人產生“扯票效應”,將選票瓜分扯薄後,形成“兩頭不到岸”狀態,誤己又害同志。為此,在二零零四年的第六屆“立委”選舉中,新黨主席郁慕明當機立斷,不再追求跨過百分之五的“政黨門檻”,改向國民黨推薦了費鴻鈞等幾名戰將,讓他們披掛國民黨戰袍參選,將“得票率”送給國民黨,結果效果甚佳。不過,由於另外仍以新黨名義參選的候選人,只有一人當選,使新黨總得票率達不到百分之五的“政黨門檻”,故新黨不但分不到“不分區立委”和“僑選立委”名額,而且也拿不到“選舉補助金”,使該黨的黨務日常運作經費十分困難。當然,可能是郁慕明也估算過,新黨參選人即使是全部披掛黨旗參選,不但是那幾名戰將可能會落選,而且總得票率仍是達不到百分之五,因而才有“寧願犧牲總得票率”,也要向國民黨推薦優秀戰將之舉。

  文章指出,改採“單一選區兩票制”後,就讓新黨有了再以政黨名義參選的機會。具體做法是:在新選制使每一選區只有一名應選名額的限制之下,除了金門等勝選機會較高的選區外,新黨不再派員參加“區域立委”選舉,以免扯薄“友黨”候選人的選票。也就是說,基本上放棄“第一張選票”的選舉。但是,卻堅持參加“第二張選票”亦即“政黨選票”的選舉,並爭取能在三十四個“不分區”及“僑選”名額中,至少拿下兩個議席。倘此,新黨由於已跨過百分之五的“政黨門檻”,就可領取“政黨選舉補助金”,以幫助日常黨務運作經費。這種做法,與三年前正好相反,即由爭人不爭黨改為爭黨不爭人。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