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科技人力資源大國。目前,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約為3500萬人,居世界第一位。 |
中評社香港9月25日電/科技部24日在京發佈了“中國科技實力研究”項目的研究結果。這項研究顯示,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約2000美元,但科技創新指標已相當於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000—6000美元國家的水準,超過了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大國,使中國有可能通過科技創新實現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人民日報報道,科技部調研室主任胥和平說,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國科技創新能力穩步提升,部分領域進入世界前列,整體上與國際先進水準差距進一步縮小,對世界科技發展的影響迅速提高,科技為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科技人力資源大國。目前,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約為3500萬人,居世界第一位;2006年中國研究開發人員總量為142萬人年,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
中國科技投入規模不斷增長,投入強度持續提高,已經成為全球研發投入的一支重要力量。2006年,全社會科技支出經費總額4500億元,全社會研究開發支出總額3003.1億元,居世界第五位;研究開發投入強度達到1.42%。
科研產出和創新能力顯著增強。近年來,國內發明專利年申請量連續三年超過國外申請量,2006年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量居世界第四位。中國國際論文總數的世界排名已由1991年的第十五位上升到目前的第四位,在三大國際檢索系統(SCI,EI,ISTP)論文總數中佔7%,進入世界第二方陣,與英國、德國、日本相當。從科技論文的產出看,中國研究開發投入的論文產出為8.25篇/百萬美元,美國為2.28篇/百萬美元,日本為1.18篇/百萬美元。在專利方面,中國以佔世界2.5%的研究開發經費生產出佔世界 6.5%的本國人專利,美國以佔世界39.5%的研究開發經費生產出佔世界23%的本國人專利。
中國高技術產業規模在世界範圍已處於較高水準。目前,中國高技術產業的總產值達到34367億元,對全部製造業總產值增長的貢獻為15.5%。中國高技術產品出口勢頭良好,2006年高技術產品進出口總額達到5287.5億美元,進一步優化了商品貿易的整體結構。
科技支撐能力明顯提高,產業技術創新取得多方面突破。近年來,中國在基礎工業、加工製造業以及新興產業領域,技術創新能力大幅度提高;一批重大關鍵技術的攻克,有力地支撐了三峽工程、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南水北調、青藏鐵路等重大工程的建設。農業科技進步為解決“三農”問題提供了重要保障。在能源領域,石油勘探、大型煤液化工程成套設備、大型水電設備等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取得重要進展,為調整能源結構和保障能源安全奠定了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