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2月20日電/台灣《聯合報》今天刊登社評說,新加坡政府拿四百多億元盈餘給全民分紅,台灣社會不免對此事充滿感慨;原因無他,人們知道台灣此刻不僅經濟落後於新加坡,就連台灣一向引以自豪的自由民主,也在這一波政府競爭力比賽中黯然失色了。
社論指出,新加坡之所以大手筆分紅,主要是去年經濟成長高達百分之七點七,房地產及股市稅收成長遠超過預期。國庫歲入充實,所以政府有餘裕“還富於民”,讓全民共享豐收的喜悅。所謂“盈餘分紅”,亦意味著新加坡把政府和人民的關係看成是“經理人”與“股東”。包括實施退稅協助企業提高競爭力,乃至加發獎助學金讓低收入戶子弟不必動用家計資金即能就學,顯示其政府職能已超越傳統的“治理者”角色。
反觀台灣,八年來經濟深陷泥淖,平均國民所得幾無成長,僅及新加坡之半。去年台灣經濟雖有百分之四左右的成長,卻遠不及新加坡或左右鄰國,若算上油價及原物料價格帶動的通貨膨脹,人民的生活壓力更是日益沉重。但民進黨政府做了什麼事來紓解人民的痛苦嗎?除了“內閣”官員說了一堆被譏為“晉惠帝”的風涼話外,還 有人將民生議題比喻為“豬狗雞”之事;此外,扁政府將全副精力用來對付去蔣、正名、公投等假議題。請問:在民進黨自戀又自私的施政中,人民的位置在哪裡?
社論認為,這正是最大的民主弔詭。民進黨政府每談及新加坡總是語帶輕蔑,一說它地方小,“鼻屎大”,二說它威權統治,缺乏民主自由;言下,台灣才是舉世刮目的“民主大國”。然而,如果民主只剩下千奇百怪的選舉花招,如果民主變成執政者獨舞的戲台,人民完全淪為在選舉中被操弄的籌碼;那麼,這樣的政治還有多少民主的骨髓?
的確,新加坡的政治向來不符西方國家的胃口;即以台灣的標準,許多台灣人也不會喜歡新加坡那種秩序井然、政府安排一切的格式化氣氛。但也正因為如此,比較台、星兩地的政治景況及其內涵,才能對照出更多面向的優劣。
社論指出,新加坡的菁英政治,優點是效率極高、權責分明,卻缺乏台灣政治的多彩多姿。相對的,台灣政治提供了人們更多樣的選擇和更自由的言論空間;但一走入極端,則是陷入盲動與空轉,就像近年的政治景象。明顯的分野在於,新加坡的人民行動黨重視的是“規律的維護”,自然而然限制了人民的自由空間;而台灣的民進黨卻更喜愛扮演“規律的破壞者”的角色,其中許多行動原本還打著“改革”的旗號進行,後來更有些只是為了破壞而破壞,甚至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讓“國家憲政”和法制陷於崩離而無所遵循的狀態。
如果說為了追求民主,犧牲一點效率是可以理解的話,民進黨政府之所以在治理競爭力上輸一大截,還不純粹因為泛政治化之故,而是它過度空言妄語卻根本缺乏落 實的能力,更可怕的,是它棄廉潔與專業於不顧。看扁政府用人,不僅從未跳脫“親信政治”的窠臼,更到了排擠異己、打壓專業的地步;決策一意孤行,揮霍龐大 公帑於綁樁及瑣碎事務上,自私自肥到讓人心驚。雖然民進黨至今仍妄想壟斷台灣民主的光環,它其實才是蹂躪了台灣民主果實的罪魁。
反觀星國,它從不曾一天到晚奢談要做什麼世界第一,它知道自己有限的生存空間要靠實力去撐開。在國際上,新加坡不會用搗蛋的方式來爭取注意,它卻也不像陳唐山所形容的只會PLP。別忘了二○○四年李顯龍訪台,行前北京得知消息要求他取消訪問,但他考慮過後,仍決定承受取消訪問如期來台。在遭台灣官員貶為“鼻屎”,該國也未羞憤反擊。一個自知分寸而懂得克制與進退的政府,不正是民進黨最匱乏的品德嗎?
能夠維持廉能,並與人民保持CEO與股東的夥伴關係,光這兩點,這個小國就教民進黨學不完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