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4日電/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解放軍在抗震救災中的出色表現,贏得了國內外輿論的稱讚。新華網今天引述香港《亞洲時報》的評論文章稱,隨著軟硬件水平的不斷提升,解放軍所承擔的人道主義職能今後將不再局限於國境以內。
主客觀條件曾限制出國救災
該文指出,向遭受嚴重自然災害的國家或地區提供人道主義支援,是現代軍隊在和平時期的重要使命,同時也爲各國軍方提供了鍛煉及檢驗自身戰鬥力的空間。在這個領域裡,美國憑借其物質基礎和實踐經驗處於領先地位。在前不久發生的緬甸風災中,印度和泰國等也在第一時間派出了各自的海空兵力參與救援。
相比之下,中國軍隊對待人道主義任務的態度就顯得比較謹慎。事實上,除了執行在聯合國框架內的維和任務與開展有限的聯合演習之外,解放軍絕少成建制地出現在國境之外。即便是在2004年印度洋海嘯期間,它所派出的醫療分隊也是搭乘民用飛機赴災區支援。這樣的低調表現,與中國近年來在亞洲乃至全球與日俱增的政治經濟影響力幷不相稱。
盡管有觀點認爲思想與體制方面的欠缺是導致上述現象的原因,但《亞洲時報》文章認爲,中國軍方以往之所以在執行人道主義任務方面不够活躍,更多地與主客觀條件的局限有關。首先,中國的空中和海上運輸能力長期以來一直是其軍力建設的“薄弱環節”,特別是在台灣問題尚未解决的情况下,幷沒有多少餘力將更多資源投入到日常戰備以外。
其次,武裝力量在別國領土上實施救災等大規模活動,無疑將爲潜在對手提供刺探本國軍事機密的機會;另一方面,這類活動也有可能引起某些周邊國家的不安,甚至爲“中國威脅論”提供口實,從而給中國和平崛起的戰略構成障礙。
解放軍將成“人道使者”
盡管如此,國際人道主義任務仍然有著積極的長遠意義,隨著思想觀念的解放與國際化的加强,中國軍隊終將以“人道使者”的形象跨出國門。而解放軍在抗擊汶川地震中的優異表現,也令國家决策層清楚地認識到開展此類任務的可行性。
與此同時,近十餘年來軍隊現代化建設的成果,勢必讓解放軍在未來的人道主義救援中更有底氣。目前,中國海軍已經擁有兩萬噸級的大型醫院船和搭載直升機與氣墊登陸艇的兩棲運輸艦,其遠距離投送救災人員及物資的潜力有了顯著飛躍。到下一個10年,等中國自主建造的航空母艦服役後,中央將可以直接指示執行巡航任務的艦隊馳援國外災區。
文章指出,參與國際人道主義救援,既是中國作爲負責任的地區大國的證明,也暗含著向友好國家提供安全保障的地緣政治意義。從較微觀的層次上看,大規模的援助行動是檢驗一支軍隊快速反應、協同作戰和後勤保障能力的良機,其高度近似實戰的特點,對於長期處於和平環境中的解放軍而言,無疑是難得的鍛煉。
尤其重要的是,隨著解放軍更深入地介入到國際人道主義救援工作中去,它同外軍、特別是號稱“全球存在”的美軍的交流也將變得更加緊密。如果中美雙方能借此拋棄猜忌,“幷肩作戰”,那就不僅是受援國的福音,對於中美間的長久和平,也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