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2日電/日本有媒體評論說,中方目前不會考慮在個別問題上與鳩山內閣達成重要決定。事實表明,這一評論並不正確。
上海交通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主任王少普發表文章說,自5月30日起,溫家寶總理開始了對日本為期三天的正式訪問。這次訪問,是胡錦濤主席2008年訪日時與日方達成的高層互訪機制的實施。由於目前世界、東亞,以及日本國內局勢的某些特殊性,使這次訪問與其所取得的成果,具有了特殊的重要意義。
東方早報報道,王少普發表文章說,目前,世界經濟出現了新的不確定性。在美國次貸危機的負面影響逐步消退、世界經濟復甦跡象日益明顯之際,又出現了歐洲的主權債務危機,其影響可能不亞於美國的次貸危機。
“天安”艦事件的發生,導致朝鮮半島乃至東亞的局勢趨向緊張。中國海軍力量的正常發展,使某些不能正確看待中國的勢力緊張起來,“中國威脅論”又趨抬頭。日本有媒體表示,“面對這種危險,能保護日本的是鞏固的日美同盟,扮演特別重要角色的是位置接近朝鮮半島和台灣海峽的駐沖繩美軍,美國陸戰隊無法撤出沖繩島原因在此。日本政府有責任好好向國民說明,以取得民眾支持普天間移至邊野古的做法。”
冷戰後,由於內外條件的深刻變化,日本進入近代以來的第三次重要改革時期。民主黨憑借鮮明的革新姿態奪取政權,鳩山內閣稱,要推動“不流血的平成維新”。對外戰略的調整是其改革的重要方面,鳩山的基本依據,在於“我們正邁向一個多極化時代”的判斷,目的在於解決“夾在美國和中國之間”的日本,“如何保持自己的政治和經濟獨立並保護自己國家利益”的問題。為此,鳩山提出了“美亞平衡”,與美國建立“緊密而對等的關係”等方針,力求在日趨明朗的多極化格局中,擴大日本的外交選擇餘地。
鳩山內閣原有的普天間機場搬遷方案,既是為了順應沖繩民眾的要求,也是其對外戰略調整的表現。但是,由於鳩山對日本依賴美國的深刻性估計不足,以及政治經驗的缺乏,他的搬遷方案受挫,被某些輿論抨擊為只知面對外國,不懂得保持“威懾力”的重要性。這種情況下,鳩山內閣的對華政策,特別是涉及兩國海上權益衝突的言行,趨向強硬。中日戰略互惠關係的發展,遇到一定困難。
面對上述形勢,溫家寶總理抵達日本的當天,便在各種場合,強調中日加強戰略互信的重要性,批判了“中國威脅論”。他在由日中友好團體等主辦的歡迎晚宴上,即席所作漢俳——“融冰化春水,雨過青山分外翠,大地生葳蕤”,深切表達了對中日戰略互惠關係發展的肯定與期待。在雙方的努力下,中日兩國在安全領域達成了加強合作的具體共識,例如開設首腦“熱線”,以避免意外事態的發生;盡快建立海上危機管理機制,加強兩國防衛部門間的聯絡機制等。雙方還就力爭早日啟動締結共同開發東海油氣田條約的談判達成了共識。此外,雙方表達了加強經濟合作的願望。雙方簽署了《促進食品安全倡議備忘錄》,允許兩國相互對對方的相關設施進行現場檢查。這些對日方具有積極意義的成果顯示了中方加強戰略互信的誠意。
由於日本政局目前又出現動蕩,鳩山未能實現關於普天間機場的搬遷承諾,而且給世人留下了缺乏領導與決斷能力的印象,民主黨與社民黨的執政聯盟也因此破裂。據共同社輿論調查,鳩山內閣支持率僅為19.1%,跌破了20%大關,51.2%的人認為鳩山應該引咎辭職。自民黨已考慮對鳩山內閣提出不信任案。
王少普發表文章說,有鑒於此,日本有媒體評論說,中方目前不會考慮在個別問題上與鳩山內閣達成重要決定。事實表明,這一評論並不正確。立足於世界大勢與戰略高度,中國處理中日關係不會受限於領導人的更迭。中日戰略互惠關係的建立與發展,離不開雙方政府的努力,更是多極化時代與兩國根本利益的需求。因此,不管鳩山內閣的前途如何,溫家寶總理此次訪日所取得的積極成果,不但會對中日關係的目前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相信也能夠保持其連貫性,為來者所繼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