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6月14日電/甫結束歐洲之行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以2天時間考察德國的綠能建築與廢核政策、拜訪德國朝野政要與智庫,接著轉往英國,訪問母校倫敦大學政經學院,並就全球氣候變遷與學者進行座談。
台灣戰略學會祕書長王崑義教授今天在旺報撰文指出,英文的行程難免讓人聯想到1999年陳水扁第一次競選“總統”時,也曾到英國“取經”,陳水扁在那次行程中抱回倫敦政經學院知名教授紀登斯的“第3條路”,並把它改造成“新中間路線”,希望在當時台灣統獨激烈爭議中,找到一條可以解決的道路。
分統獨不分左右
只是,陳水扁雖然訴求“新中間路線”,2000年時在連戰與宋楚瑜的分裂中突圍當選,但上任後未依循“新中間路線”,反而越走越獨,最後逼得中國大陸不得不尋求美國來“共管台灣”。
陳水扁的“新中間路線”走不通,其實與其理論的結構性矛盾有關。“第3條路”是一種企圖由老左派社會主義和新右派自由主義,兩種極端意識形態中脫離而出的修正主義,是強調透過不斷修正以達到左派政治理想和滿足人民需求的務實途徑,維持了左派的社會公平和正義理想,但經由新右派的市場經濟刺激和緊縮預算等手段達成目標。“第3條路”的理論同時強調,提升公民責任以配合新個人主義和新社區主義的興起;政府以合作代替管理的傳統角色,以因應全球化發展趨勢。
然而,當時台灣只有統獨之分,沒有左右之別。陳水扁“取經”回來的“新中間路線”,並不適合台灣的政治土壤。台灣的統獨之爭是一種民族主義和另一種民族主義的鬥爭,是非黑即白的問題,並不存在“第3條路”訴求左右路線修正的空間,陳水扁“新中間路線”果然走上失敗的命運。
而要了解德國綠能建築、廢核政策,及全球氣候變遷問題,無須蔡英文以主席身分,特別是在民進黨“總統”大選架構還喬不攏的情況下,風塵僕僕飛到歐洲。蔡英文的行程安排必然與當年陳水扁歐洲行有類似的期望,希望為民進黨執政願景找出可行之路。
回應結構性變化
事實上,若以今昔之比,台灣統獨爭議已經不如1990年代嚴重,大陸崛起已經取代日本成為全球第2大經濟體,民進黨要處理的問題,不是如何與國民黨進行統獨鬥爭,而是如何回應大陸崛起對台灣社會所產生的結構性變化。
兩岸關係在馬英九“不統、不獨、不武”政策下已簽署17項協議及1項共識,其中影響最大的是ECFA。民進黨若當選,如何處理與大陸的關係,是一個現實的問題,不是蔡英文模糊策略可以逃避的。
儘管蔡英文曾經主張“從全球走向中國”,但這不是一個靠口號就可以實現的目標。畢竟,大陸對“九二共識”的堅持並沒有鬆動的跡象,也看不出任何可能性。全球化是台灣唯一的選擇,沒有大陸的參與及合作,台灣只能閉關自鎖。蔡英文即使能夠從歐洲搬回什麼“新路線”,如果不能回歸“九二共識”,她想要“延續前朝政策”,或讓台灣走向全球,再從全球走到中國都是緣木求魚。
民進黨當前最重要的課題,還是如何在轉型中,找到與大陸對話的政治基礎,這不是蔡英文“和而不同、和而求同”模糊性話語所能處理的。我們期待蔡英文有可行的兩岸關係論述,這才是負責任政黨所當為。 |